原標題:威海房價下跌了嗎?看看年底威海房子價格走勢。
作者:威海新樓市
簡介:房價下跌了?威海或是全國的房價狀態是怎樣的?可以認定現在就是房價下滑時期了嘛?
微信改版了,看完文章點擊右下角好看據說心情會更好,趕快試試吧!
近日,有不少購房者問我同樣的問題“威海房價下跌了嗎”、“威海房價大跌30%是真的嗎?”。對于這些疑問,我很理解一直關注威海樓市的朋友的心情,但很多時候我們看到的并不一定是真實或者代表全部的。
關于“降價”說到底是很多購房者對于樓市的一個期待,因為這兩年房價漲的太快太高,以至于兩年前由于種種原因為沒能上車。眼下,全國樓市疲軟的聲音四起,成交量基本都在大幅萎縮,從市場的角度來看,買方減少必然引起賣方降價。反正也不知道是從哪里開始的源頭,房價下跌的聲音是越來越多了。
至于威海房價下跌與否,我們先弄明白房價漲跌的表現形式。
首先威海房價暴漲伊始,是由市區內具有一定標桿性質的樓盤開始,比如恒大、金猴、威高等項目,緊接著所有在售新樓盤都開始接二連三的跟著漲,最多的時候是一周一漲。旁邊開個高端盤也漲,旁邊出個新規劃也漲,就連威高拿下經區高鐵西側三個地皮,也促使華夏山海城和山水綠城的房子直接由8000多上漲到12000左右。新房漲的差不多了,二手房東也跟著漲,反正這時候基本沒有“傻子”,都不約而同的漲。一線城市漲瘋了,二線城市井噴了,三四五線城市怎能示弱?同時,購房者就開始瘋狂的搶房,一二線城市限購了,就來沒有政策限制的三四線城市買房,威海樓市最火熱的時候,一些好的樓盤基本都是當天清盤。至于究竟為什么漲,誰也說不清楚,但是我們又都明白。
反過來,如果房價下跌會怎么樣?房價高了購房者少了,這個是市場原因。如果加上政策上限制,購房成本增加的同時房價繼續上行的空間有限了,購房者就會選擇觀望。此時房價應該處在一個平穩的狀態,但是不要忘記了,仍然有新樓盤繼續開盤,他們因為沒有趕上“好時候”,所以有很多樓盤放下身段,比周邊房價或者比大家預期中的價格低一些開盤,讓購房者感覺到了“實惠”,從而創造開盤的短時間內,房源就被一掃而光的場面。與此同時,其他一些項目開始感覺到了壓力,正好趕上年底了,那就干脆“促銷”吧,而且是大力促銷。殊不知房價“下跌”的氛圍開始被慢慢傳播出去了。
歷來都是,價格越是下跌,投資客越是觀望的厲害,房子亦是如此。觀望情緒的蔓延導致售樓處門可羅雀,一些性價比較低的項目甚至一天都見不到客戶。往往對于不好的事情口口傳播的速度快的驚人,新房滯銷直接影響到了二手房東們賣房的底氣,所以目前都是在“扛著”,不過確實有部分大戶型房子,房東讓價不少,但是威海房價并沒有所謂的整體下降。
全國房價暴跌是真是假?
這一點,我們隨便去一個房產網站,都會有大把的房價下跌的新聞,報道說這個城市的房價暴跌了30%,另一個城市的房價同比下降了多少多少,其實在我看來,無非是借助目前成交量非常低迷的時期,過度渲染一個城市個別樓盤低價的情況,實際上房價降不降只有買房人知道,最起碼,一個城市的房價不會短期內下跌30%,我們不要為了那些博眼球蹭熱點的信息所迷惑。
就拿最近國家統計局對截止11月份的全國熱點城市房價統計:
北京和上海分別上漲0.6%和0.5%,廣州持平,深圳下降0.2%。二手住宅銷售價格下降0.4%,降幅比上月擴大0.2個百分點。其中:北京、上海、廣州和深圳分別下降0.6%、0.1%、0.3%和0.2%。31個二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銷售價格分別上漲1.0%和0.3%,漲幅均與上月相同。35個三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銷售價格分別上漲0.9%和0.4%,漲幅比上月份別回落0.2和0.1個百分點。
11月份,15個熱點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下降的城市有3個,比上月增加1個,最大降幅為0.5%;持平的1個,增加1個;上漲的11個,減少 2個,最高漲幅為2.0%。同比下降的城市有2個,比上月減少1個,最大降幅為0.4%;上漲的13個,增加1個,最高漲幅為15.4%。
現實購房者/賣房者的反饋
來自石家莊的趙姐:市中2014年入住的房子,140平一直掛牌出售,最近兩個月的總價很明顯的下跌了50來萬。房子特點:小區只有4棟樓,品質一般的迷你小區,位置好但是房子很差,140平而不是南北通透。
來自青島的金先生:青島房價確實跌了,一些之前炒的比較多的房子,基本上都由最高的22000均價,到目前的18000元/平,但城區內的一些品牌項目基本沒有什么漲跌幅度,目前買房依舊壓力山大。
來自濟南的李先生:我住的周邊房子價格沒跌多少,但不如以前出手快了,我在歷東花園住,因出門就是濟一小,小區里還有公辦幼兒園,因學區房的關系房價沒怎么跌,房子還是地段重要!
來自北京的“嘿嘿”:我周邊幾個同事最近買的房子,二手房相對來說是降了一點,但是新房價格還是挺高,總體相比去年差不多有百分之十左右跌幅吧。
雖然只是單純的幾個人的真實感受,但是不難看出,不管是大城市還是小地方,房價下跌的是一些品質和位置并不是很理想的房子,我們也可以說是哪些價格虛高,之前純屬跟風上漲的房子。一些中心城區、學區、一線品牌房企產品基本都是橫盤狀態。
回到威海樓市,威海房價也是跟隨大環境而瘋漲了兩年。但是自今年8月份以來,也是蕭條了將近半年時間了。成交量持續低迷,帶來的壓力是一些不具備高房價支撐的房子,尤其是二手房價格承壓,確實有很多二手房總價降了又降。但是一些好地段的房子,比如:經區華夏路以北開至世昌大道之間的,青島路與海濱路周邊的房子,不論是新房還是二手房依舊沒有任何松動,甚至連今年年底促銷的力度都很小;環翠樓周邊的幾個新一點的樓盤:印象匯、麗都華府、逸品康城等,緣于地理位置的優勢,二手房價下跌的基本沒有;類似的還有:萬象城、悅海世家、望島名郡、祥云花園、威高花園、金猴圣海名居等等,這些房子不是占了學區優勢就是有著地理位置的優越,加上自身品質都屬于中高,價值自然體現出保值的一面。
2018年即將結束,眼下正是各個樓盤促銷房子回籠資金的大好時候。各大樓盤或多或少給出了購房優惠,而且是直接體現在總價上面的實惠,這一時期的整體房價確實下調了,對于一些購房者確實是不錯的上車機會,但我們并不能由此判定威海房價的轉折點到了。
最近幾個月,經濟下行壓力下,地產政策是否放松,無疑是最為關注的話題。繼10月、12月政治局會議沒有提及房地產后,此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再度明確了“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因城施策、分類指導。
明年房價怎么走,我們認為房地產調控并沒有全國層面上的放松。始終還是堅持“房住不炒”的定位,長效機制再次被提及,說明全面放開房地產調控,“重啟”甚至“鼓勵”房地產發展來“穩需求”的可能性幾乎沒有。
菏澤取消限售、杭州降低購房標準,本質上是根據當地的供需關系、財政狀況而做出的調整,不過也說明明年樓市不會像今年這么難受了。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碳中和產學研促進委員會立場,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idctmc.com/25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