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中,香港的房價迎來了一輪持續的下跌,香港二手樓的房價迎來了一次連續5周的持續下跌。其中不少二手房的跌幅超過了20%。這可能是香港又一輪房價暴跌的序幕。
雖然最近李澤鉅還說香港房價并不存在太多泡沫,大部分買家還是以剛需為主。不過這句話反過來理解,就是香港的房價已經達到了一個非常高的水平。現在香港的房子已經不是普通市民買得起了,連許多精英階層都買不起了。
從2003年到今年,是香港樓市有史以來最大的牛市。因為過去十幾年中,是香港經濟政局最穩定的十幾年,樓市幾乎是一路高奏凱歌,加上這幾年內地財團的涌入,搶樓搶地,香港的房價跟地價更是突破了天際。
以香港的豪宅為例子,李嘉誠的軍師袁天凡在2000年以1億元買下了香港白加道的一套豪宅。這套豪宅后來在2015年以15億的天價賣給了內地地產商人張松橋。如果到今年,這套房子至少又得再漲一倍的價格。
十年之前,香港的豪宅最多不過是幾億的水平,不過如今香港的豪宅動輒都是十幾億,甚至幾十億元。香港最貴的豪宅何東花園甚至賣出了51億的天價。
我們不得不佩服李嘉誠的眼光。在這一輪暴跌之前,李嘉誠早就提前布局了。李嘉誠在幾年之前就開始陸續拋售了香港跟內地不少的物業。特別是去年以世界紀錄402億賣出的香港中環中心。李嘉誠賣掉一棟大樓幾乎就等于別人公司十幾年的利潤了。
李嘉誠在退休之前,也已經兩年多沒有在香港拿地。因為在內地財團的沖擊下,香港的地價在過去幾年瘋狂上漲。許多人都想趁勢大賺一筆,不過李嘉誠卻有自己的商業智慧。
在別人進的時候,他卻選擇了退。別人瘋狂買,他就瘋狂賣。其實許多人都覺得李嘉誠有一些東西都賣早了。如果遲一兩年賣,可能可以賣出更高的價格。不過李嘉誠有一套理論,就是不賺最后一個銅板。
李嘉誠的好朋友香港巨富劉鑾雄,也曾經總結出了一個法則,就是不管地產還是股市,都是追高必死。真正的超級操作,就是像李嘉誠這樣反周期的操作。
劉鑾雄也是一個深諳此道的高手。他也曾經在2008年的次貸危機中大賺了500多億。當然這是他在97金融風暴中,用了200億學費,學來的道理。
李嘉誠縱橫商海60多年,香港過去幾次地產的周期,他都成功抄了底。經歷過香港60年代的地產暴跌,70年代的中英資本大戰,80年代的香港信心危機,如今的這些情況其實不過是小場面了而已。
李嘉誠早在五六年前就開始在布局這次的套現。李嘉誠這幾年逐漸賣掉了不少的資產,總計套現了上千億元。其實李嘉誠早就預見到了香港跟內地房地產將有一次巨大的調整,于是他才逐步套現走人。
李嘉誠不是為了跑路而套現,而是為了躲避風險而套現。李嘉誠賣掉的這些資產,大部分都是他在上一次地產危機中抄底而來的。現在又一次高位出售,其實李嘉誠賺得盆滿缽滿。既然從內地跟香港套現了這么多錢,那么這些錢自然得有一個地方去,那么處于經濟低潮的歐洲就是最好的選擇。作為一個擁有全球化視野的商人,李嘉誠投資全球任何一個國家,都不讓人驚訝。
以目前的經濟狀態,不管是香港還是內地,都不會像當年那樣,出現恐慌性的拋售,這樣價格就不可能出現暴跌。換句話說,像李嘉誠這樣靠著數次抄底暴富的超級富豪,也失去了最好的賺錢的機會。這也是李嘉誠家族為何要轉移資產去歐洲的原因。其實說實在的,李嘉誠才是全球最大的賭徒。明面看起來,他做的都是能源、基建、通訊等現金流非常穩定的生意。事實上他真正的生意,是買賣公司,而且是利用全球的經濟周期、政治格局,來進行布局的生意。若稍有不慎,李嘉誠就將滿盤皆輸。
香港樓價連續5周下跌,李嘉誠這幾年套現千億,眼光確實非常老辣,不過李嘉誠已經功成身退,未來就要看李澤鉅是否有父親這種功力了。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碳中和產學研促進委員會立場,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idctmc.com/10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