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的浙南泰順寒風凜冽,但在飛云湖畔的司前畬族鎮徐宅村山坳里,泰順抽水蓄能電站開工建設的消息沸騰山鄉。泰順人翹首期盼了24年的大項目正式進入開工階段。
“高山之城要有開山之勢,星耀之縣必有摘星之志。”在前不久召開的泰順縣第十五次黨代會上,縣委主要負責人的話擲地有聲。而這樣的“開山之勢”和“摘星之志”在大干項目中得以充分展現。2021年11月25日,泰順抽水蓄能電站項目獲得核準,當地以“坐不住、等不起、慢不得”的狀態加速推動抽蓄項目開工建設,全面開啟泰順打造生態美麗、產業興盛、交通順達、近悅遠來的“浙南明珠、最美山城”的嶄新篇章,為打造山區共同富裕“重要窗口”助力賦能。
蓄勢尋夢
從“水電之鄉”到“推薦站點”
地處浙南、“九山半水半分田”的泰順,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向青山問出路、向綠水要效益,用好“山高谷深溪流多、落差巨大潛力足”的水力資源優勢,在高山之上相繼建成140多座小水電站,成為當時全國較早、溫州唯一的“全國農村初級電氣化縣”“全國小水電之鄉”。
懷揣對自然的敬畏和對發展的渴望,泰順逐夢抽蓄建設步履鏗鏘。1997年,當時位于泰順和文成兩縣飛云江流域的國家重點工程——“珊溪水利樞紐”正在加快建設,在配合浙江抽水蓄能電站站址資源普查的過程中,泰順人首次接觸到“抽水蓄能”的概念,并以敏銳的嗅覺感知到其中蘊含的無限潛力。泰順縣委、縣政府當機立斷,邀請中電建華東電力勘察設計研究院到泰順開展抽蓄電站站址普查,謀劃在飛云江流域建設抽水蓄能電站項目。一個發端于世紀之交的產業夢、抽蓄夢、小康夢就此開啟。
然而,在高山之巔蓄水建電站談何容易?不少人戲說“抽蓄之難,難于上青天”。這難,主要體現在“一窮二白”上。“一窮”,彼時捉襟見肘的財政收入與抽蓄電站建設投資相比,無異于杯水車薪。“二白”,則是規劃空白、政策空白,相關行業規劃和引導政策未成體系,開發模式摸著石頭過河。
抽蓄項目引起社會各界關注,成為省市縣高度重視的“頭號項目”,也成了泰順縣省市人大代表每年必提、必問、必呼吁、必跟蹤的“一號工程”。與此同時,社會各界也對項目建設高度關注,溫州市人大常委會表決“利用珊溪水庫作為泰順抽水蓄能電站下水庫”議題,得到參會47位常委的全票支持。合作企業更是不遺余力助力項目,早在2010年國網新源公司就與泰順簽訂戰略合作協議,中電建華東院在項目還沒有列入正式規劃的情況下墊資2000多萬元開展地勘,為該項目提前一年核準創造了條件。2013年4月,項目列入全省“推五備四”的儲備站點。2018年9月,國家能源局調整了浙江省抽水蓄能電站規劃,泰順站點實現了從“儲備”到“推薦”的進階躍升,項目前期工作大門正式打開。
攻堅筑夢
從破除“推動之難”到破解“落地之困”
如果說,項目列入規劃推薦站點是開局,那么真正落地關鍵還要“破局”。在前期工作過程中,項目既面臨著各項專題報告咨詢審查、審批備案等千頭萬緒的工作量,還遇到相關規劃銜接、政策爭取和矛盾調處的困難問題。這些事,辦好一件已不容易,交織疊加在一起就更加困難。
然而事不避難,泰順抽水蓄能電站自2018年列入推薦站點之后,當地黨委政府趁熱打鐵及時啟動項目可行性研究,同步組建專班,攻堅突破項目前期,并列為“20個專班大推動”“六重清單看落實”重點項目。縣委書記和縣長親自掛帥成立領導小組,同步抽調精干力量,組建強大的工程建設指揮部開展破難攻堅工作。
“每天一抬頭就看到作戰圖,提醒自己和團隊時刻牢記項目的各個時間節點。”走進泰順縣抽水蓄能電站工程建設指揮部常務副指揮鐘宗格的辦公室,一張巨幅“泰順抽蓄前期工作流程圖”占據了整面墻體。與其說是流程圖,不如說是“作戰圖”,紅、黃、藍、綠4色清楚標明可行性研究報告階段28項專題報告的名稱、完成時間等基本信息,這其中有25個專題一年不到就完成了審批備案。
最讓專班同志難忘的是,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考驗下,團隊咬牙推動項目前期進度,想方設法克服疫情突發、失地農民社保政策調整等帶來的困難,創新方法爭取支持,跑出了同類項目前期工作更快速度。而在開展實物調查期間,項目專班全員取消假期,夜以繼日奔走在群山間,僅用20天就完成了近3000畝土地、4000平方米房產、22戶移民的調查任務,為后續工作贏得了寶貴時間。
與此同時,為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減少人員集聚,該項目還開展專題報告線上審查,通過“先專家現場咨詢,再召集部門會議”的方式開展征地移民報告審查,并創新了“可研報告和初步設計同步審查、分別審批”的前期推進“泰順案例”。為攻克項目選址規劃和用地預審關鍵難點,泰順緊緊抓住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和生態紅線劃定政策機遇,認真做好規劃銜接和向上爭取,優先落實空間規劃指標,盡力消除制約因素。
由此,該項目跑出了從列入規劃到獲得核準僅用時38個月的同類項目前期工作速度新紀錄。“這比新源公司在浙江投資的同類項目審批進度快三分之一以上。”回憶起項目前期爭取突破的往事,工程建設指揮部總指揮雷全勉還用“最大支持、最好地質、最少占地和最佳效益”等詞語來描述項目總體概況。
奮力圓夢
從“困守深山尋出路”到“逐夢青山見未來”
“能在退休前為家鄉的抽水蓄能電站建設出一份力,很是欣慰。”作為中電建華東院該項目技施設計階段項目經理的鄭齊峰,說起電站心情激動。
和他一樣心情的,還有生活在浙南綠水青山間的泰順群眾。鄭齊峰算了筆賬,那是關乎守護綠水青山的“生態賬”,也是帶富父老鄉親的“富民賬”,更是推動跨越發展的“產業賬”。
泰順抽蓄項目總投資超70億元,建設期就可以給當地帶來投資、消費和就業的快速增長。專家估計,項目建設期產生的效益就可達到投資的10倍以上;投產后預計每年可以帶來不少于1億元稅收收入,給財政增收拓寬道路。與此同時,當地黨委政府還委托國有企業參股投資項目建設10%,投資收益專門用于村集體經濟消薄,為強村富民注入了源頭活水。
更值得期待的是,將旅游作為主業的泰順,抽水蓄能電站又是產業發展的強勁引擎。該縣秉持“同步規劃,同步建設”的理念,在項目建設的同時,謀劃旅游開發,以打造浙南旅游的點睛之筆、來泰游客的打卡之地。
如今的泰順,因抽水蓄能電站的開工建設,讓未來加速到來更有底氣。放眼浙江全省26個山區縣,泰順這顆鑲嵌在浙南高山上的耀眼明珠正在擦亮,抽蓄項目也在為明珠閃耀增添光彩。“我們將把項目作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轉化的有效撬動點,作為推動共同富裕和鄉村振興的重要支撐點,全力加快建設,早日建成投產,以項目實際成效推動泰順綠色發展,奮力打造泰順金色未來。”泰順縣政府主要領導說。
抽蓄拓路踏歌行,“浙南明珠”放光彩!伴隨著泰順抽水蓄能電站的開工建設,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一池碧波將在峰巒之上舒展呈現,一顆明珠將在浙南群山間綻放光彩……
浙江泰順抽水蓄能電站,位于司前鎮畬族鎮境內,鄰近溫州市負荷中心,與500kV蒼南望嘉變電站的直線距離約93公里。項目總用地面積2969畝,總投資71.34億元,總裝機120萬kW,主要建設內容包括上水庫、下水庫、輸水系統、地下廠房及開關站等。上水庫正常蓄水位初定606米,庫容921萬立方米;下水庫直接利用總庫容為18.24億立方米的珊溪水庫。根據中電建華東院評估,這是一個開發條件非常優越的站址和項目,交通便利,輸水系統、地下廠房、水庫地質條件優良,落差大。該項目建設將填補浙南地區抽水蓄能電站規劃空白,有效提高溫州電力系統安全穩定運行水平,為“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提供強勁助力。
發布者:碳中和-碳達峰,轉轉請注明出處:http://www.idctmc.com/41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