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冬天,“機圈”不太冷。
先是10月25日,小米在故宮發(fā)布了自己的首款全面屏滑蓋手機MIX3;10月31日,榮耀同樣發(fā)布一款全面屏滑蓋手機Magic 2;11月1日,聯想發(fā)布了自己的新旗艦機型Z5 Pro,而這同樣是一款全面屏滑蓋手機。
“聯想Z5 Pro定位于劃時代旗艦,”在Z5 Pro的發(fā)布會上,聯想集團副總裁、移動業(yè)務中國區(qū)負責人常程展示了聯想Z5 Pro與小米MIX3與榮耀Magic 2的售價對比圖,常程甚至自信地表示,在不久的將來,聯想手機會在2000價位段全面打敗小米和榮耀。
話是如此,不過看看Z5 Pro 1998元起的定價,這無疑更像是給小米的一份戰(zhàn)書。
聯想歸來
聯想發(fā)布會現場針對小米的氣氛相當濃厚,常程直接在現場曬出一份英文的“滑屏設計”專利,并直接喊話雷軍,聯想滑蓋專利申請比小米早500天,聯想才擁有全球最早的智能手機滑蓋專利。
作為國產手機曾經的王者,聯想再次發(fā)力手機,企圖奪回曾經屬于自己的市場,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
根據聯想集團2017/2018財年的財報,當年其營業(yè)收入為454億美元,約合2750億人民幣,這一數字遠超oppo、vivo、小米等以手機為主要產品的公司。
不過,聯想的收入主要來自PC業(yè)務,當年營收達到323.79億美元(約合2066億人民幣),稅前利潤更是高達14.59億美元(約合93.12億人民幣)。
雖然營收和利潤都相當喜人,在全球PC市場的不斷下滑卻始終是擺在聯想集團面前的一道難題。
在全球PC市場遇到增長天花板的情況下,聯想集團必須尋找到能夠支撐企業(yè)未來發(fā)展的新業(yè)務,而手機業(yè)務無疑是可以給聯系創(chuàng)造無限未來的一個可能。
但今時不同往日,中國手機已經成為全球競爭最激烈的手機市場:蘋果仍然是領頭羊,但華為已經在不斷追趕,差距逐步縮小,oppo、vivo也在不斷攻城略地,頭部五大廠商已經占據了市場近九成的份額。
而聯想手機2017年的銷量不到兩百萬部,這一數字只相當于iPhone四天的銷量。對于想要“王者歸來”的聯想手機而言,挑一個合適的對手才是第一要務,而小米似乎正合聯想的要求。
劍指小米
小米手機以性價比起家,而現在聯想手機同樣采用了主打性價比的策略。回歸的聯想打出“良心優(yōu)品國民手機”的口號,主推的幾款智能手機——聯想Z5、聯想S5 Pro和聯想Z5 Pro,價位在同檔次非常強。尤其是剛剛發(fā)布的聯想Z5 Pro,這款手機直接把全面屏滑蓋手機的價格拉低到2000元檔次,成為市面上價格最低,不由地讓人懷疑聯想究竟是不是在這款手機上賠本賺吆喝。
不過對聯想來說,這一切無疑都是值得的。根據第一手機界研究院統計數據顯示,聯想已經于今年6月重返中國千元機品牌銷量TOP14。最新數據顯示,聯想成功拿下9月中國千元機品牌銷量TOP12,出現穩(wěn)步上升趨勢。
在發(fā)力性價比的基礎上,聯想手機重返頭部似乎也成為一種可能。常程就在發(fā)布會后接受采訪時就表示,“雖然馬太效應對目前中國手機廠商的頭部廠商非常有利,但有三個因素是動態(tài)的。”
聯想集團副總裁、移動業(yè)務中國區(qū)負責人常程
在常程看來,目前中國手機市場已經趨于飽和,市場數據不斷下降,這個下降對于包括頭部廠商在內的所有企業(yè)都是危機;而中國用戶是多變的,誰能捕獲住用戶的需求,誰能把最好的產品服務帶給用戶誰就有機會;5G時代的到來更是對所有人來說都是危機和機會,“我覺得到了五六年以后再回看今天,大家都在見證歷史,”常程這樣說。
鹿死誰手
不過,要打敗小米并不容易。
小米從手機起家,走至今日,已經發(fā)展出一整套軟硬件結合,打造智能家庭的一系列的智能生態(tài)服務,比如它有數百家的智能硬件生態(tài)鏈公司以及赫赫有名的智能音箱“小愛同學”等,另一方面,小米的手機銷售能力仍然能夠讓外界艷羨不已。
在10月25日小米MIX3發(fā)布會上,雷軍預計截至2018年10月底,小米手機出貨量會突破1億臺。而這個數字在發(fā)布會的次日就實現了,小米用了8年時間邁入手機行業(yè)的“億級俱樂部”,并且提前兩個月完成了全年目標,本身就是實力的一種體現。
小米mix3 故宮版
調研機構Counterpoint剛剛發(fā)布的2018年第三季度手機市場出貨情況也印證了這一點,在
出貨同比下滑3%的情況下,全球排名前六的手機品牌中,僅小米與華為保持了高速增長,分別同比增長25%和33%。其中排名第四的小米再創(chuàng)新高,單季度出貨量達3570臺。Counterpoint數據顯示,小米仍是全球第四大手機廠商,前三名分別是三星、華為和蘋果。
對中國品牌的強勁表現,Tarun Pathak表示:“OPPO,vivo和小米出貨量創(chuàng)下了單季度新高,華為在2018年第三季度保持第二的位置。隨著品牌進軍亞太地區(qū)和歐洲,這些品牌將進一步擴展到中國以外的地區(qū)?!?/p>
不僅是在國內,小米在海外也擁有不小的優(yōu)勢。Counterpoint數據顯示,小米以27%的市場份額穩(wěn)居印度手機市場三季度出貨量第一。
面對聯想的來襲,小米工作人員陸毅在接受觀察者網采訪時表示,“小米在打開‘性價比’市場之后,有很多廠商跟進,這些廠商能夠提供比小米更高性價比的手機不是因為他們比小米更有良心,而是因為他們在虧本銷售?!?/p>
他表示,薄利多銷才算是健康,而沒有利潤的模式不是一種健康的銷售模式。
有分析認為,目前國內智能手機已經出于紅海市場,面臨著充分競爭,即便是一家手機大廠也無法保證自己永遠能夠獨占鰲頭,未來究竟鹿死誰手,還有待時間的檢驗。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碳中和產學研促進委員會立場,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idctmc.com/9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