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帶量采購事件導致醫藥板塊大跌,并最終引發場內規模最大的醫藥行業分級基金下折。業內分析師估算,國泰國證醫藥衛生行業指數分級基金的下折,或將帶來10億元左右的潛在賣出,進一步沖擊醫藥板塊。
在醫藥板塊持續下跌之后,基金經理依舊較為謹慎,均表示不會貿然加倉,要等待明年一季度上市公司業績公布以及行業格局明晰。
醫藥B下折
截至2018年12月19日,醫藥B基金凈值為0.2497元,觸發折算條款。12月21日醫藥B暫停辦理申購、贖回、轉換、轉托管、配對轉換業務,同時醫藥A、醫藥B暫停交易,12月24日將公告份額折算確認結果,恢復業務辦理。
昨日,醫藥B上午9:30至10:30停牌一小時,開盤后一分鐘內即跌停,全天跌幅10.03%,收盤價為0.26元,該收盤價較凈值溢價9.33%。
Choice資訊數據顯示,“4+7”藥品集中采購預中選結果出爐當日,國證醫藥指數下跌4.17%,截至昨日收盤,在最近11個交易日,該指數累計下跌15%。
據悉,醫藥B是場內規模最大的醫藥和醫療行業分級基金,對于此次下折,華寶證券分析師表示,按照該基金三季報94%的權益倉位估算,下折過程中分級A投資者贖回所得母基金份額最高將為二級市場帶來10億元左右的潛在賣出。
“受傷”的不止醫藥B。集思錄數據顯示,SW醫藥B、健康B的母基金再下跌10%以內,都將觸發下折,昨日兩只基金均發布了可能發生不定期份額折算的風險公告。
基金經理“謹慎”不出擊
12月初以來,醫藥板塊遭遇連環重擊,政策層面上,“4+7”城市帶量采購降價超預期,國家衛健委接力控制費用,提出建立國家級輔助用藥目錄。就個股而言,負面消息纏身,同仁堂生產商回收過期蜂蜜,4個交易日股價已下跌超過11%。炒股巨虧的血液制品龍頭企業上海萊士連續10個交易日一字跌停,市值縮水逾600億元。數據顯示,中信醫藥指數自12月以來下跌超過10%。
華南某醫藥主題基金經理告訴記者,今年6月,不少醫藥股估值較高,將倉位降了兩成,之后在2400多點進行加倉,但本月醫藥板塊的整體下跌抹去了今年以來的正收益。
站在當前時點,多數基金經理選擇謹慎觀望。具體操作層面,有人堅定持有不冒進,有人則略微減倉。
前海聯合國民健康混合基金經理林材表示,已經持有的醫藥股不會賣出,但也不會加倉,等明年一季度上市公司業績公布,通過調研對醫藥企業進行持續跟蹤,等待行業格局明晰。
大摩健康產業混合基金經理王大鵬在帶量采購事件后,則小幅降低了倉位,減持了仿制藥。他表示,近期醫藥股一直在調整過程中,相對看好非藥的醫療器械、醫療服務以及非醫保支付的藥品。
在興業證券分析師看來,醫藥行業盈利不確定性上升,行業仍將面臨悲觀情緒下導致的估值下滑及盈利增速放緩的雙重壓力,并將行業評級下調至中性。
對于未來醫藥股的投資將聚焦頭部優質公司,多家機構都較為認同。前海聯合國民健康混合基金經理林材坦言,從長期來看,醫藥行業的分化會越來越明顯,以后將在排名前30只醫藥股中進行篩選。
上述分析師認為,藥品行業面臨去產能,行業加速集中,產品組合將更豐富,具備規模生產、成本控制能力和轉型創新藥能力的公司將勝出,最終形成寡頭格局。具體板塊來看,器械行業有一定的政策不確定性,但國產替代率低的高附加值高值耗材器械有“追求性價比”而帶來的市場份額提升機會;承載中醫藥現代化任務的中藥配方顆粒賽道仍處于初步發展階段,相對安全。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碳中和產學研促進委員會立場,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idctmc.com/18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