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市場有消息稱,監管部門已經窗口指導部分商業銀行,暫停發行同業借款類ABS,同時對部分銀行的銀行理財資產轉成交易所ABS(資產支持證券)產品也進行了限制(以下統一簡稱“窗口指導”),這一消息引發了廣泛熱議。
對此,《中國經營報》記者向多位銀行人士求證,某上市銀行人士表示:“我們銀行沒有收到,但我了解到其他銀行有收到過。”
今年落地的資管新規要求銀行理財投資非標提出了三個要求:一是非標不能期限錯配;二是不合規的非標要清理,設置了過渡期;三是非標有規模限制。此前資產證券化一度成為銀行非標轉標的重要途徑。
窗口指導特別提到了銀行理財資產轉成交易所ABS以及同業借款類ABS,業內人士向記者分析,ABS自從成為銀行非標轉標的重要途徑之后,尤其是同業借款ABS實現同業借款出表,變相突破了監管的額度限制,極易造成資金空轉。
同業借貸類ABS易形成資金空轉
12月24日,證監會債券監管部官網發布《資產證券化監管問答(二)》,就資產證券化項目中存在部分管理人內部控制不健全、風控意識淡薄,讓渡管理責任、開展“通道”類業務進行了重申和明確。
在《資產證券化監管問答(二)》發布之后,有市場消息稱“監管矛頭直指銀行理財資金轉成交易所ABS,并對部分商業銀行進行窗口指導要求其暫停同業借款類ABS”。上述上市銀行人士表示,窗口指導主要分為兩個部分,一個是銀行間同業借款類ABS;另一個則是銀行理財資金轉成ABS。
銀行同業借款類ABS,其底層資產是廣義的“同業存款”,發生在銀行與銀行間、財務公司、汽車金融公司、四大AMC等機構之間的借款或者貸款。
如果監管部門要求某些銀行暫停部分商業銀行的同業借款類ABS,背后的考慮又是什么?上述上市銀行人士認為:“同業借款類ABS對銀行而言,沒有什么風險,但對于金融體系來說極易形成資金空轉,導致資金到不了真正需要的地方去。”
“每家銀行的同業借款是有額度要求的,監管不希望銀行有太多同業負債,這是資金脫實入虛的表現;但是,做成ABS可實現同業借款出表,這就變相地突破了監管的額度限制。”江蘇某農商行業務人員告訴記者。
某國有大行投行部人士認為,同業借款需要計提風險資本,但是一旦做成ABS的形式就相當于釋放出來了,然后又可以放出去。“如果交易是真實的,需求也會真實的,那么資金最后會達到資金需求方;但是,借助ABS只是在金融體系內空轉,資金到不了真正需要的地方,這才是監管部門最為關心的。”
該投行部人士還補充道,同業存款類ABS通常是線下的資金,即線下就是放貸款,簽訂合同;相比線上交易(如債權回購),風險敞口較大。
銀行理財資金巧借“通道”
近年來,ABS快速發展,已成為我國資本市場的重要工具。據相關統計,今年前10個月,企業資產證券化產品完成發行6750億元,全年預計或可實現8000億元的規模。截至2018年10月末,中國企業ABS累計發行1633只,發行量累計超2.36萬億元,存量規模已逾1.2萬億元。
而窗口指導中提到的“對部分銀行的銀行理財資產轉成交易所ABS產品也進行了限制”,銀行理財資產投資ABS產品將被叫停?記者向多位業務人士了解到,銀行以理財資金認購ABS產品,屬于正常的投向,應該不會被禁止。
那么,在實際操作中,銀行理財資金如何轉成ABS產品?上海某證券資管部人士告訴記者:“我們也給銀行做過‘通道’ABS,比如銀行想給某地產企業放款,但是直接放信貸會占用額度;這時,銀行找到我們(券商)作為管理人發起ABS專項計劃,當然前提是這個企業的資產能夠做ABS的基礎資產,ABS產品設計好之后,拿到交易所出具的無異議函,并在交易所交易,然后銀行用理財資金來認購該ABS產品。”
他同時提到:“這樣的業務模式很常見,相對靈活變通。銀行可用理財資金認購ABS產品,一方面保留了信貸額度;另一方面,用理財資金購買ABS產品不用計提風險資本。”
那么,銀行巧借“通道”ABS是否有風險點?上述受訪券商資管部人士告訴記者:“ABS產品屬于標準化的產品,盡管是銀行找好客戶,找我們做通道,但在產品設計的過程中,我們還是按照主動管理的要求去篩選和把控,不同點在于客戶是銀行自己找的;等產品設計好之后,提交給交易所審核,如果項目有風險的話,交易所也不會通過。”他認為,銀行借“通道”發行ABS產品,這其中的“通道”并不構成風險敞口。
據了解,“通道”ABS項目中需要由券商設立的資產支持專項計劃充當整個交易結構的SPV(即特殊目的載體)。“我們可以做ABS的‘通道’,只要底層資產(基礎資產)合規就行;目前我們只能做交易所發行的標準化產品的‘通道’,而銀行間市場發行的產品我司不認可,因此也不做這類項目。”某信托公司業務人士坦言。
值得一提的是,投資ABS產品是銀行理財資金比較熱門的選項。華東某農商行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他們所在的銀行對投資ABS產品并沒有指標限制,銀行理財資金認購ABS產品,一方面可以實現出表,不占用風險資本;另一方面,又能解決企業的資金需求。“只是大額風險暴露要求穿透,就會有區域限制,除非是小而分散的,納入匿名賬戶管理。”
同時,該農商行相關負責人還告訴記者,銀行如果用自有資金認購ABS產品,對優先級(AA-及以上)需要計提20%風險資產;但是如果用理財資金認購ABS產品,就不計提風險資本;相比之下,銀行直接給企業發放表內貸款,需要計提100%風險資產,銀行更“樂意”通過認購ABS產品的方式向企業提供資金。
“銀行理財資金轉成ABS是一種業務創新,但在操作中不可避免成為‘灰色地帶’,比如有的股份行有業績沖動,盲目用理財資金認購ABS產品,一旦ABS違約了,那么對銀行來說影響非常大。我認為,監管部門想禁止的應該是這類情況。”中部地區某城商行金融市場部負責人告訴記者。
關于市場上關注的“銀行非標轉標需求”,上述受訪金融市場部負責人認為:“自監管層提出穿透化管理,各家銀行該穿透的已經穿透了,所以說《商業銀行理財業務監督管理辦法》中提出的‘商業銀行全部理財產品投資于非標準化債權類資產的余額在任何時點均不得超過理財產品凈資產的35%,也不得超過本行上一年度審計報告披露總資產的4%’,這些指標要求對銀行來講并沒有太大壓力,在經濟下行的趨勢下,銀行并沒有投資增量的非標業務,也就是說,經過前期的調整,銀行的非標是滿足監管要求的。”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碳中和產學研促進委員會立場,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idctmc.com/31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