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力電池企業兩極分化趨勢更加明顯了。
動力電池企業兩極分化趨勢更加明顯了。
今年前三季度,寧德時代(300750.SZ)以高增長業績繼續領跑動力電池企業,實現營收191.25億元,同比增長59.85%;扣非凈利潤19.85億元,同比增長88.71%。
寧德時代稱,營收大幅增長,主要由于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增長和公司所占市場份額的提升。
動力電池應用分會研究部的數據顯示,9月,中國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新增裝機量約5.72GWh,環比增長36.94%,同比增長66.32%。
其中,三元動力電池裝機量為3.26Gwh,占比56.96%;磷酸鐵鋰動力電池裝機量為2.39GWh,占比41.85%。
寧德時代以2.45Gwh的動力電池裝機量位列第一,占當月總裝機量的42.79%;比亞迪市場占有率額約27.76%。天津力神、孚能科技和比克電池分列三到五位。
上述五家公司合計占到總裝機量的81.43%,行業集中度進一步加強。
今年前9個月,中國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累計裝機總量約28.7GWh。
得益于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快速增長,多數動力電池上市公司延續了上半年營收和利潤的雙增長。
前三季度,欣旺達(300207.SZ)營收和凈利潤分別同比增長45%和42%;鵬輝能源(300438.SZ)營收同比增長24.68%,凈利潤同比增長39.32%;國軒高科(002074.SZ)營收和凈利潤分別同比增長9.11%和3.02%。
比亞迪(002594.SZ)的經營狀況在三季度也有所好轉,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凈額已由上季度末的-16.07億元,轉正為66.5億元。前三季度,比亞迪實現營收同比增長20.35%,凈利潤同比下降45.3%。
盡管電池產能、新能源汽車銷量將增加,但受到電動大巴車銷量下滑及光伏業務拖累,比亞迪預計,今年凈利潤將有所下滑,降幅為23.1%-32.94%。
國金證券在研報中稱,動力電池龍頭企業正在通過技術升級、建立合資公司等方式深度綁定整車企業,擴大訂單和市場份額。部分企業則在逐步退出市場。
堅瑞沃能(300116.SZ)和成飛集成(002190.SZ)等公司,虧損還在繼續。
堅瑞沃能發布的業績報告顯示,前三季度虧損29.1億元,同比下降487.28%,實現營收35.39億元,同比下降58.88%。
堅瑞沃能將業績下滑原因歸結為,資金鏈斷裂、大部分工廠停工、訂單大量減少所致。其三季度收入主要來自庫存的低價清理。
由于堅瑞沃能采用存貨抵債和存貨變現的方式來償還債務、補充流動資金,公司存貨較期初減少了約六成。
截至10月11日,堅瑞沃能累計被凍結銀行賬戶100個,涉及凍結資金超過9000萬元,固定資產累計被查封的價值超過3億元。
由于賬戶被凍結,無法進行正常生產,堅瑞沃能計劃引入戰略投資者,并成立新公司進行采購、銷售活動,通過委托加工先恢復生產,再解決公司債務問題。
成飛集成前三季度虧損9961.72萬元,較上年同期下降1214.46%。其同期實現營收同比增長33.59%,主要由于汽車模具業務和鋰電池業務的營收增加。但受補貼退坡、能量密度標準提高影響,產品價格下降,毛利率有所降低。
考慮到鋰電池盈利能力下降,成飛集成預計全年凈利潤將虧損2.1億-3億元。
目前,成飛集成的鋰電池業務資產重組交易正在進行中,計劃以中航鋰電科技有限公司微平臺重整鋰電池資產。
同樣面臨資金困境的還有猛獅科技(002684.SZ)。由于公司到期融資大多未能續貸,猛獅科技的運營資金緊缺。受此影響,各項業務均未能按預期開展。
前三季度,猛獅科技營收同比減少53.82%;成本費用的大幅上升,給公司帶來了5.87億元的凈利虧損。
截至10月17日,猛獅科技公布的到期債務已超過10億元。業績預告顯示,猛獅科技全年將虧損10億-14億元。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碳中和產學研促進委員會立場,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idctmc.com/8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