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大變局新格局:趨勢與展望”為主題的“2018中國紡織創新年會”在北京舉行。本屆年會由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主辦,中國紡織信息中心、國家紡織產品開發中心聯合承辦,中國紡織服裝品牌園、COLORO、太極石股份有限公司、美國棉花公司、特思達(北京)紡織檢定有限公司、桑德森力瑪(上海)紡織機械有限公司、浙江宇華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協辦。
同期還舉行了“中國紡織面料流行趨勢研究與發布聯盟企業”授牌儀式、“2018中國紡織行業工業設計中心”的授牌儀式和“培育和推廣2018年度十大類紡織創新產品”發布、“2018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產品開發貢獻獎”頒獎典禮。
工信部消費品工業司司長高延敏,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會長孫瑞哲,副會長楊紀朝、夏令敏,黨委副書記陳偉康、紀委書記王久新,副會長陳大鵬,以及來自中紡聯各職能部門和專業協會相關負責人及專家,國內重要產業集群代表,國內外紡織服裝產業鏈優秀企業代表等共同出席。
高延敏對行業重塑創新動力、優化產業結構及行業創新工作提出建議。他表示,紡織工業要深入實施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三品”戰略,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把提高供給體系質量作為主攻方向,加大產業結構優化的力度,著力補短板、強弱項、打造新優勢,推進紡織工業邁向中高端。同時,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配置資金鏈。通過強化創新驅動,積極轉換增長動力,加快建設各類創新應用示范平臺和紡織工業創新體系。此外,還要堅持創新工作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加強產學研創新人才隊伍建設,充分利用好國際國內兩個市場的創新資源,重視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重視知識產權保護。
孫瑞哲以《大變局新格局:趨勢與展望》為題作主旨報告,以全球化的視角,對改革開放40年中國紡織工業取得的巨大發展成就進行了綜合梳理。他指出,在充滿不確定性、不對稱性與不穩定性的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之中,世界經濟深度關聯、利益格局更趨復雜、產業生態快速演變、知識經濟重塑格局,中國形成了高質量的發展格局、高潛力的消費格局、高水平的開放格局、高強度的創新格局、高效率的市場格局。新形勢下,中國紡織工業加快轉入高質量發展軌道成為了保持經濟平穩運行的中堅力量,其內在結構、運行邏輯和價值模式發生了深刻調整。應對大變局,行業需要保持定力、激發活力,以規模的、長期的、設計的、邊界的新視角,在技術與規則的發展坐標系上找好定位。此外,要適應變局,以質量為核心深化產業創新、以開放為導向加強對外合作、以協同為落點打造產業共同體、以文化為依托推進時尚發展、以可持續為標準完善社會責任,圍繞“科技、時尚、綠色”,共筑行業美好未來。
在主題論壇、創新論壇環節,知名專家、紡織服裝企業家代表,探討了未來數字化技術與消費市場的變化和發展趨勢、供應鏈建設的可行方案等話題,分享了前沿技術創新應用,企業管理創新建設和品牌轉型升級等方面的實踐經驗。
微軟全球資深副總裁、微軟(亞洲)互聯網工程院院長王永東介紹了人工智能的發展階段和發展趨勢。他透露,微軟與中國紡織聯合會合作的人工智能時尚設計平臺即將于近期揭幕,通過合作引領和推動行業內的互操作性,讓人工智能開發變得更簡單,觸手可及。
華孚時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孫偉挺認為,對于產業而言,柔性供應鏈要面臨制造柔性、組織柔性、數字柔性三個進階。實現數字柔性,產業互聯網是必選之路。
華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力民以《轉型升級創新發展》為題,結合華紡轉型發展實際,進行了主題演講。他表示,企業生存必須要借力企業文化的內因和市場化發展的外因,與時俱進,才能實現新舊動能的轉換。由“一體兩翼”的發展戰略、自主創新的品牌建設全球化的市場與產業轉移、日臻完善的質量控制體系等內容構成的產業鏈保障體系促進了產品的升級換代。他還介紹,華紡成立42年來,實現了由單一制造業向多元化經營模式的轉型。目前,公司年印染布產能3.5億米,年家紡產品產能2070萬件(套)、服裝產能300萬件。
常州市宏發縱橫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仇志平在《需求導向下的產業鏈創新》的主題演講中介紹了低成本、可工業化碳纖維復合材料制造與應用技術體系的開發。針對目前行業新技術、新材料的發展應用,他表示,紡織技術雖然早已把新材料應用到工業化一個領域,為了引領碳纖維創新發展,宏發不僅建立了復材結構設計的大數據平臺,還建立了研發設計制造一體化的技術體系和研發設計一體化的協同平臺,大大降低了產品開發成本,縮短了研發周期,為新能源產業發展帶來了輕量化、低成本、工業化生產的復合材料應用解決方案。
在題為《大變局新零售:圍繞消費者的企業變革》的主題演講中,珂萊蒂爾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金明表示,傳統零售主要是貨、場、人的順序,隨著商業邏輯的重構,逐漸演變成為人、貨、場的順序,即新零售。市場不再盲目地生產商品,而是先借助云計算、互聯網、大數據統計用戶的消費需求、消費特征,利用這些數據設計產品的樣式、特征、形式投入生產,根據市場動向推出產品。新零售的本質即是從“商品為中心”走向“消費者為中心”,更加注重消費者對產品個性化、品質的需求,對場景化、高效便捷的購物體驗。因此,新零售也呈現出精準與場景零售、流量零售、社交與社群零售、全渠道零售的趨勢。
對于零售的發展趨勢,京東集團戰略與投資部副總裁趙英明認為,隨著當前零售業共性化消費下降,個性化消費彰顯,在研究零售業時,不僅要研究消費者群體,還要細化研究每一個城市、每一區域的消費特點。他還指出,互聯網上半場是跑馬圈地的時代,技術決定業務;下半場是攻城掠地的時代,業務決定技術。今天的零售是由微商生態、電商生態、線下生態三者構成。零售的變化來自于技術、商品的變革,未來零售將是“無界零售”,無處不在,無所不有,無所不聯。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碳中和產學研促進委員會立場,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idctmc.com/16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