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40年以來,山東保險業成績斐然。12月20日,“紀念山東保險業改革開放40周年暨保險創新星火計劃表彰大會”在濟南召開。回顧山東保險業改革開放40年發展歷程,山東駐魯保險公司從1家增至92家,各級分支機構數量居全國首位;今年前11個月,2378.7億元(不含青島,下同)的山東全省保費收入居全國第三。
會上,山東省保險行業協會對山東保險創新星火計劃優秀創新項目進行了表彰。人保財險山東省分公司、中國人壽山東省分公司、國壽財險山東省分公司、平安產險山東分公司、中路財險山東分公司、太平洋產險山東分公司6家駐魯保險公司的10個項目被評為“山東保險創新星火計劃優秀創新項目”。
前11月保費收入全國第三
1979年4月,國務院作出“逐步恢復國內保險業務”的重大決策。1980年,國內保險業務恢復開辦。
作為山東保險業務全面恢復與發展的開端,人保財險山東省分公司于1980年1月3日正式恢復建制,到1990年其險種已由單一的企財險發展至上百個險種,保險業務收入由1980年的4559.8萬元,迅速增長至1990年的12.81億元。
1992年4月,太平洋保險青島分公司掛牌營業,是改革開放以來山東省內第一家股份制商業保險公司。1993年9月中國平安保險公司山東省代理處的成立,以及1994年3月太平洋保險濟南分公司的成立,意味著山東保險市場多元化競爭機制初步形成。
此后,山東保險業不斷深化改革創新,完善市場架構體系,初步建成了保險公司與中介機構相互合作,綜合性公司與專業性公司相互補充,中外資公司共同發展,社團構架完備,高等院校日益成熟的多層次保險區域市場體系。
“作為全國最重要的區域保險市場之一,山東保險業市場體系日益完善,保險法人機構從無到有,現在已達5家;駐魯保險公司從1家增加到92家,各級分支機構數量居全國首位。一些專業性保險公司以及保險區域職能中心陸續進入山東,市場的開放程度明顯增強?!鄙綎|銀保監局籌備組成員、原山東保監局黨委書記、局長孫建寧在會上表示。
據孫建寧介紹,山東保險業規模持續壯大,年度保費收入從最初不足5000萬元,增長到2017年的2341億元。今年前11個月,山東保險行業保費收入已達到2378.7億元,居全國第三位;行業總資產從開始不足億元,到目前已達5100億元。保險行業成為山東國民經濟中發展最快的行業之一。
業務結構更加優化
值得一提的是,在保費收入階梯式上漲的同時,山東保險業務結構更加優化,建立了品種豐富、保障全面的保險體系,逐步實現了從粗放外延式發展向集約內涵式發展的轉變。
據經濟導報記者了解,從山東保險行業的險種來看,財產險從最初簡單的家財險、企財險,不斷推陳出新,相繼開展了責任保險、保證保險、指數保險、科技保險等險種,服務領域得到拓寬;人身險從簡易人身險,發展到滿足不同人群風險保障和儲蓄、投資需求的新型壽險,不斷填補保障空白。
大力推進保險創新,成為山東保險行業創新驅動發展的重要力量,也成為山東保險行業的一大亮點。
2016年,山東省啟動了“新舊動能轉換”的重大工程,為山東保險業的發展開辟了更加廣闊的空間。巧合的是,早在2015年8月,山東保險業開展了為期3年的“山東保險創新星火計劃”。
“3年來,各駐魯保險公司在產品創新、服務創新、技術創新和管理創新等領域勇于嘗試,培育出了一批具有廣闊前景和廣泛社會影響力的保險創新項目,并逐漸成為山東保險業發展的新動能?!鄙綎|省保險行業協會秘書長魏旭東接受經濟導報記者采訪時直言,山東保險創新星火計劃開展以來,涌現出一批優秀創新項目。截至2018年9月30日,山東省保險行業協會共收到報送創新項目92個。
最終,中國人壽山東省分公司“計劃生育特殊家庭住院護理綜合保險”,國壽財險“民生綜合保險”,人保財險山東省分公司“‘地空一體化’救援服務平臺”、“軟件首版次保險項目”及“農險賠案省集中核賠輔助系統”,平安財險山東分公司“蔬菜價格指數保險”和“訴訟財產保全責任保險”,太平洋保險山東分公司“‘政保銀’業務”和“‘保險+期貨’玉米目標價格保險”,中路財險山東分公司“光伏電站綜合保險扶貧項目”6家駐魯保險公司的10個項目入選“山東保險創新星火計劃優秀創新項目”。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碳中和產學研促進委員會立場,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idctmc.com/19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