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x亚洲,欧美视频网站免费看,欧洲男女下面进出的视频,男人都懂www深夜免费网站,国产精品日产三级在线观看,国产对白刺激真实精品91

  1. 碳中和產學研促進委員會首頁
  2. 碳達峰-碳中和

攜號轉網再出新政,用戶運營商矛盾待解

 攜號轉網再出新政,用戶運營商矛盾待解

  根據工信部官方微信號“工信微報”文章,從12月1日起在天津、湖北、云南、江西、海南5個試點省市正式啟用新的“攜號轉網”流程。中國信通院專家在文章中指出,相比老流程,新流程有兩方面改進,一是有效提升用戶感知,通過發(fā)送短信、手機營業(yè)廳、網上營業(yè)廳就能查詢攜轉資格;二是提高了攜轉效率,辦完業(yè)務后一小時內即可生效。

  《中國經營報》記者發(fā)現,攜號轉網已提出數年,但近年來推行情況幾近停滯。究其原因,一方面市場發(fā)生變化,用戶轉網需求降低,另一方面,運營商對于攜號轉網態(tài)度并不積極,仍然采取各種方式勸阻用戶轉網。新流程效果待考

  12月9日~10日,記者走訪天津某地區(qū)的數家營業(yè)廳發(fā)現此次新流程的特點是,可以直接通過短信查詢是否具有轉網資格。

  此前工信部曾確認,攜號轉網必須滿足三個條件,即號碼實名制、參加的活動已經結束、沒有欠費。

  攜號轉網再出新政,用戶運營商矛盾待解

  而這三個條件卻并不好滿足,尤其是“參加活動已經結束”這一點。

  通信分析師付亮表示,合約中如果參與各種優(yōu)惠返現的活動,也必須等到返現活動結束,此外還包括捆綁寬帶的業(yè)務。一些用戶認為手機號跟家庭的寬帶捆綁不是合約,實際上寬帶也是合約。比如58元一個月的套餐贈送寬帶,實際上在贈送的時候,會提到比如有效期是一年,一年以后重新訂合約,在這一年之內,無形中把手機號碼也捆綁住了。

  實際上,通過各種方式挽留用戶已經不是新鮮事。記者也陸續(xù)接到用戶反映,在申請攜號轉網時,遇到被運營商捆綁業(yè)務套餐、延長排隊時間等設置障礙。

  付亮認為,改革流程很大一個環(huán)節(jié)就是要避開這種運營商對用戶的挽留。以前用戶跑到營業(yè)廳去咨詢,運營商可能會勸說用戶不要轉網,甚至增加每月贈送3GB流量的“福利”進行挽留。

  然而新流程也并不一定能避開挽留。一名中國移動的用戶稱,通過短信發(fā)現自己并不符合條件,便撥打電話詢問具體原因,反而被詢問為何要轉網,并且遭到勸阻。

  “他(客服)問我為什么要轉網,我說信號太差,他告訴我他們會加強網絡信號,我說我先觀察一段時間,如果信號還差,我就要轉網,他也就沒有說什么了。”上述用戶說道。

  運營商從業(yè)者王云(化名)則認為,短信辦理意義不大,因為關鍵在于用戶難以符合轉網條件。

  對于用戶在攜號轉網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記者分別向對應的運營商詢問,但截至記者發(fā)稿時,對方未作回應。凸顯背后利益矛盾

  早在2010年,工信部就在天津、海南開展攜號轉網試點工作。根據工信部網站信息,2010年11月到2011年5月底試點期滿時,天津市已有至少2.2萬人提出申請,1.5萬人成功轉網,成功率達到68%。然而2012年,工信部網站錄入的媒體報道稱,當時工信部曾計劃進行半年試點后向其他地區(qū)推廣,但實際上經過了兩年時間試點地區(qū)仍只有這兩個省份,成功攜號轉網的數量也越來越少,后期幾乎陷入停滯。2014年,第二批攜號轉網試點才開始在江西、湖北、云南三省落地實施。

  2016年12月,工信部印發(fā)《信息通信行業(yè)發(fā)展規(guī)劃(2016-2020年)》,明確提出“推動移動電話用戶號碼攜帶服務在全國范圍內實施”。

  國內推進攜號轉網速度卻始終緩慢。據工信部網站在2017年8月發(fā)布的相關信息,攜號轉網通過試驗也反映出兩方面的困難,一是號碼攜帶服務涉及大量第三方平臺改造和系統(tǒng)內外協(xié)調工作,二是網絡的演進升級對號碼攜帶的大規(guī)模部署具有較大影響。

  付亮告訴記者,推進緩慢最主要的原因是號碼轉網后,一些業(yè)務攜帶不過去,特別是短信,比如驗證碼、銀行轉賬的信息可能難以轉移。也是這一情況導致第一批的試點不太順利。

  通信分析師項立剛認為,政策推動緩慢的主要原因是攜號轉網的市場需求較少,用戶傾向于辦理第二張卡或者換套餐。他認為在十多年前話費比較貴的時候,一些用戶可能存在攜號轉網的需求,但是現在市場發(fā)生了較大的變化,三大運營商的價格差異不大,因此用戶的轉網需求下降。

  即使如今業(yè)務辦理的程序已經簡化,但是辦理攜號轉網的用戶實際并不多。

  記者走訪天津的多家三大運營商營業(yè)廳,多位工作人員表示,并沒有多少用戶去辦理攜號轉網業(yè)務。其中,中國聯通(5.140,-0.02,-0.39%)和中國電信的營業(yè)廳人員告訴記者,記者是第一個去咨詢攜號轉網業(yè)務的人。

  “行業(yè)內沒有人愿意攜號轉網。”王云坦誠說道。

  王云認為,現在號碼相當于歸運營商,攜號轉網以后號碼歸個人,那么,人們就不必為了保號而采取最低消費,主卡直接轉網,第二卡槽可能就會銷戶,也會進一步加劇運營商的用戶流失。

  對于用戶來說,攜號轉網或許并不是具有吸引力的政策,因為三家運營商經過激烈競爭后的套餐差別并不大。但是對于一部分老用戶來說,由于各種合約規(guī)定,即使合約結束仍可能難以更換到比較優(yōu)惠的新用戶套餐。

  記者從運營廳了解到,用戶轉網后,所能使用的套餐基本和新用戶套餐保持一致,只是不能轉為互聯網定向流量的套餐。所以對于老用戶而言,可能希望能夠用轉網來換到更加實惠的新用戶套餐。這也是當前的矛盾點之一。

  對運營商而言,老用戶轉網之后,就沒有必要辦理第二張卡,進而對于運營商尋求新的增量而言也可能形成一種阻礙。

  “攜號以后,運營商必須要重視老用戶,不然老用戶可以換運營商,不能像現在一樣,大部分錢用在發(fā)展用戶。運營商以后還要維系用戶,這也會增加運營商的成本支出。”王云說道。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碳中和產學研促進委員會立場,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idctmc.com/2172.html

發(fā)表評論

登錄后才能評論

聯系我們

手機同微信:13601393339在線咨詢:點擊這里給我發(fā)消息

郵件:admin@ecjie.com

工作時間:周一至周五,9:30-18:30,節(jié)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