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據中國鄉村之聲《三農中國》報道,眼下正是秋季海參捕撈上市的季節,但是由于今年夏天的高溫,導致圈養海參大量死亡,所以秋季海參的產量也大幅度減少,這就使得近期海參的價格出現大幅上漲。
據中國鄉村之聲《三農中國》報道,眼下正是秋季海參捕撈上市的季節,但是由于今年夏天的高溫,導致圈養海參大量死亡,所以秋季海參的產量也大幅度減少,這就使得近期海參的價格出現大幅上漲。
從各個產區來看,圈養海參的價格比往年要翻了一番,創造了近10年來的新高,然而,面對高漲的海參價格,養殖戶們的損失卻不是馬上就能補回來的。
位于大連的一個海參圈,養殖戶徐世斌告訴記者,鮮海參每斤在七八個頭左右,今年的價格要比去年同期上漲了一倍還多,這也是近10年來最高的價格:
徐世斌:去年是50多塊每斤,今年賣100左右,也有賣110或者120的。
記者了解到,隨著天氣越來越冷,近兩天,市場上的各類海參開始集中上市,圈養海參價格也多少出現了下滑,不過整體依舊保持高位,每斤均價在90元左右。
然而,即便是這么高的價格,徐世斌卻高興不起來。他告訴記者,由于7月底罕見高溫的影響,圈養海參大量受災死亡,它的200多畝海參圈往年至少能撈上來2-3萬斤鮮海參,而今年一共也就能有3000多斤。
徐世斌:現在就是賣200塊每斤,你沒有參也沒用啊,損失得有100萬到200萬。
老徐說,像他一樣還能撈上來海參的養殖戶還算幸運的,大部分海參圈都是一點海參都沒有。數據顯示,遼寧省海參養殖面積有184.4萬畝,其中,圈養海參面積達到98.5萬畝,海參受災損失面積95萬畝。今年,大連地區圈養海參養殖戶的損失基本都在幾十萬到上百萬不等。
鑒于目前情況,今年秋冬季節,養殖企業繼續投放海參苗的積極性也大幅降低。在大連的多家海參育苗場可以看到,有部分已經可以投放到海參圈里的海參苗還沒有銷售出去。按照往年規律,目前海參苗應該正處于銷售旺季,但今年卻恰恰相反。
徐世斌:有很多養殖戶都不干了,買得很少,他們以前的老板來買苗都是1000斤到2000斤這么買,現在都是100斤到200斤那樣試驗著買。
不過,高溫對于海參的災害,卻并沒有影響到野生海參和底播海參的行情。在遼寧大連獐子島,近日,記者走訪了幾家海參生產企業,獐子島近岸海參生產區域水深都在5米以上,高溫天氣沒有對海參生長造成影響。
大連某海參生產企業負責人梁峻:今年的計劃采捕是按照每年配額200噸左右的產量,和往年基本上保持一致,保持價格穩定。
除此以外,目前底播海參的價格也沒有出現太大變化。以獐子島部分海域為例,底播鮮活海參上岸價格在每斤150元左右,同比上漲1到2成。
海參采購商孫德財:高溫氣候對于底播海參沒有什么影響,所以說今年底播海參沒有漲價。
不過,據業內人士分析,由于圈養海參占市場海參總量的80%左右,所以圈養海參的市場行情才能決定海參市場的整體情況。
然而,今年高溫天氣影響的不僅是金秋上市的成品參,還有很多將于明年春季、秋季上市的海參也受到影響。由于海參的生長周期長達3年,所以,海參市場價格的恢復也需要兩到三年的時間。受供求關系影響,后期很長一段時間,海參價格還將保持高位運行。
大連狀元海生態苗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孫剛:后期海參市場的供應一定是很緊張的,它需要一個恢復期,未來三年到五年,海參市場會很緊俏。
為減小損失,目前,大連海參生產企業正積極加大投入,通過優質種苗繁育等措施,提升海參品質。同時,不少養殖企業也開始進行地涼管鋪設,加強防高溫改造。
大連壯元海生態苗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孫剛:現在把這個地涼管鋪好以后,我們還會繼續投入,秋季不投了,來年開春再看看吧。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碳中和產學研促進委員會立場,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idctmc.com/27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