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場下行的壓力下,紫光與群聯的合作將會打開一個新局面,其SSD的推出也會加快步伐。
在經歷了兩年的瘋狂上漲之后,存儲器市場要進行深度的調整了。美國花旗銀行預計明年存儲器價格會大幅下降,NAND價格會跌45%,DRAM價格會下跌30%,而且明年Q2季度之前不會見底。
這一預計其實也被各大存儲器廠商的表態所印證。當前的存儲器龍頭三星就計劃明年削減內存芯片的產量,使內存和閃存的增長率分別低于20%和30%。在11月份召開的第三季度財報電話會議上,三星就預測內存的年增長率預計為20%左右,閃存為40%左右,現在更是調低了預期。
美光公司在12月19日發布了2019年一季度財報,其預估2019年DRAM和NAND需求將減弱,因此下調了2019年第二財季的營收。
排名第二的SK海力士此前更是表示,為了應對2019年NAND 及DRAM價格下跌的趨勢,決定自2018年底前開始減少投資規模,并將監控調整2019年的產能。
面對市場的下行壓力,中國尚在起步階段的存儲器行業要實現自己的夢想,就需采取更為靈活的策略來應對。12月24日,紫光存儲科技有限公司與群聯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建立的戰略聯合就是一個可供業內參考的范本。
主控芯片是短板
國家在發展存儲器方面的決心是非常堅定的,投入大量資源扶持重點企業并取得重大進展。屬于紫光集團的長江存儲今年4月開始設備安裝調試,2019年就將跨入閃存產業鏈,在第四季度將量產64層堆疊的3D NAND閃存芯片。而另一家企業合肥長鑫也將在2019年量產DDR4芯片。
但是,有一個短板一時還難以補上,那就是存儲器尤其是閃存的主控芯片。雖然,近年來有一些國內企業都發布了SSD主控器芯片,但從整體來看,與國際巨頭差距依然不小。
在原來的閃存產業格局中,“原廠把持”和“主控壟斷”是造成這種局面的外部原因。但是從內部而言,重視程度不夠也是顯而易見的。相比于在存儲顆粒方面高達百億美元的投資,控制芯片方面的投資就相形見絀了。最為關鍵的是技術積累不夠,沒有掌握核心技術。
本行業的一位國內企業負責人就曾坦言,只有極少數廠家能做到真正國產,即便是能做到國產,核心IP也是從國外授權/購買使用許可的,無法修改源代碼。因此,IP掌握在別人手里,國內芯片在成本上就沒有競爭力,在技術演進方面就非常被動。
閃存控制器芯片依然存在很高的技術門檻,要想突破,持續投入資源、穩步挺進才有可能。不過,在風云變幻的市場大環境下,與擁有成熟技術的廠商結盟,也是一個務實而高效的選擇。
為何選擇群聯
此次結盟的另一主角群聯也來頭不小。群聯2000年成立于我國臺灣新竹,是全球第一家推出單核心USB主控芯片的臺灣IC設計廠商。其長期專注于閃存主控芯片研發,涵蓋了USB、SD存儲卡、eMMC、UFS、PATA、SATA、PCI-E規格的SSD主控芯片,并為存儲系統和OEM/ODM等品牌客戶提供存儲解決方案,終端應用遍及消費性市場、工業制造及企業數據中心、嵌入式存儲等。由于高度重視存儲加密技術,群聯在國際技術標準上取得了ONFI創始會員資格,同時也是SD協會、UFS協會的董事。
群聯設計出品的主控芯片以性價比著稱,特別是固態硬盤發展初期,群聯主控更是憑借著超強的性價比占據了大部分的品牌市場。
不過,群聯現在也面臨著很大的壓力。一方面,市場空間有限,全球SSD主控IC出貨1.6億顆,原廠自行研發的占比65%,獨立閃存主控IC廠商的市場若以10美元一顆計算,僅為35億元人民幣。另一方面,NAND閃存進入3D時代,主控芯片研發費用大幅增長,以群聯控制芯片PS5012-E12為例,已達到了1.55億元人民幣。因此,與強者結盟也就成為必然。
群聯與紫光的戰略結盟,在今年年初就有端倪。早在長江存儲要推出32層 3D NAND之初,與多家閃存主控芯片公司的入股合作就在進行。業界曾傳出群聯也是收購標的之一,不過雙方在價格上未曾談攏。不過,群聯也與長江存儲進行了技術合作,并協助進行測試。
未來的產業聯盟
在短期內,閃存市場被唱衰,但從更長的時間周期來看,依然是前途無限。5G即將進入商用時代,汽車電子革命以及AI產業大爆發,都是閃存應用的巨大商機所在。在前不久進行的2019存儲器技術峰會上,廠商們都一致看好閃存,并不約而同地推出了全閃存的存儲解決方案。在這種背景下,掌控閃存產業鏈就顯得更為重要。
在今年5月的相關媒體報道中,紫光集團旗下長江存儲就有意聯合群聯、矽品、南茂等臺灣廠商,建構從零組件到后段封測及系統應用的生態鏈。
群聯此次與紫光的聯合,就可視為這一行動中的重要一環。根據此次協議,雙方將深化開展生產、銷售存儲產品與服務層面的合作,打造完整、高效的商業鏈條,著力聯合開發創新存儲產品,協作開拓全球市場。
紫光存儲董事長馬道杰表示,紫光存儲堅持“更加開放、全面合作、產業共贏”的理念,積極開展上下游合作,目前已與業內眾多知名廠商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基于長江存儲及合作伙伴的存儲晶圓,逐步構建起控制器設計、系統產品開發、顆粒封裝測試以及SSD模塊制造、營銷和服務的完整存儲產業生態。此次紫光存儲和群聯電子強強聯合,全面合作,是紫光繁榮存儲生態的又一重要舉措,將進一步推動存儲產業的創新發展,為雙方創造更大的價值。
群聯董事長潘健成對合作寄與厚望,他強調,群聯電子耕耘閃存產業近20年,在閃存采購、控制芯片設計以及提供一條龍技術產品與服務等方面,都已獲得肯定。紫光存儲為存儲產業的新星,也預期將在半導體產業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群聯電子通過與紫光存儲的策略合作,將為雙方運營開創全新契機。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碳中和產學研促進委員會立場,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idctmc.com/30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