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x亚洲,欧美视频网站免费看,欧洲男女下面进出的视频,男人都懂www深夜免费网站,国产精品日产三级在线观看,国产对白刺激真实精品91

  1. 碳中和產學研促進委員會首頁
  2. 碳達峰-碳中和

盤點油氣改革:國家管網公司有望成立

 陳偉 12月28日24時,國內成品油價格迎來“五連跌”。隨著近兩個月來國際油價走低,國內消費者的用油成本相比已大幅減少。以一輛小客車50升的油箱為例,加滿92號的汽油相比兩個月前少花費近75元。

  2018年是全球原油市場極不平凡的一年,布倫特原油從2月最低的每桶60美元上漲到10月的四年新高86.74美元,很快又跌至現在的50美元。價格變幻的背后,全球石油產業面臨供需變局:石油作為壟斷能源的地位正在減弱,天然氣、煤炭、可再生能源的供應多元化愈加明顯。

  作為全球最大能源消費國,中國在2018年推出原油期貨、煤炭去產能與釋放優質產能并進、儲氣設施建設提速、“5·31光伏新政”、居民與非居民天然氣價格并軌……這些大事件都深切影響著能源行業的發展。

  此前,國家發改委副主任胡祖才提到,未來將深入推進能源領域的價格改革,縮小政府定價范圍,政府價格管理將突出成本和效率。

  在12月27日舉行的2019年全國能源工作會議上,國家能源局局長章建華表示,2019年將深入推進電力體制改革,積極推進油氣管網運營機制改革,加大三代核電、天然氣和可再生能源發展力度,深化“放管服”改革,增強能源發展內生動力。

  可以明確,2019年中國能源行業的價格改革和體制改革仍將繼續向前。

  成品油市場規范進行時

  3月26日,醞釀多年的中國原油期貨在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上市。由于是中國首個面向國際投資者的原油期貨品種,中國原油期貨的上市更是有著爭奪原油定價權和助推人民幣國際化的重任。

  中國大宗商品發展研究中心秘書長劉心田告訴《中國經營報》記者,中國原油期貨“這步棋”走得很好,上市9個多月以來,整體表現良好,成交量和持倉量已成為除WTI和布倫特之外的全球第三大原油期貨品種。不僅如此,原油期貨也有利于促進國內油品市場規范以及下一步的成品油定價機制改革。

  2018年1月,國家稅務總局發布《關于成品油消費稅征收管理有關問題的公告》,明確自3月1日起所有成品油發票均須通過增值稅發票管理新系統中成品油發票開具模塊進行開具,成品油調和油品分類編碼不得隨意變更,借此防范煉油企業的偷漏稅行為。

  “政策實施已有一段時間,但是煉油廠的偷逃稅問題不可能一下子全部杜絕。”山東煉油行業一位從業者告訴記者,以前都說地方煉油企業在對外報價時會有兩個價格,即“帶票”和“不帶票”,現在企業不開發票行為都是私下在做,沒有以前那樣明目張膽了。

  據了解,山東某地最新的帶票0號柴油約為5500元/噸,但是不帶票的銷售價格只有4800元/噸。一些民營加油站92號汽油不開發票的價格比開票價每升便宜0.6元~1元。

  成品油市場銷售混亂,也進一步阻礙著成品油價格機制的市場化改革。

  現行的成品油定價機制是2013年3月國家發改委發布的《關于進一步完善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的通知》將成品油計價和調價周期由22個工作日縮短至10個工作日,取消上下4%的幅度限制,并調整了掛靠品質。2016年1月,成品油調價機制明確了調價上限和下限,分別設為每桶130美元和40美元。

  運行多年來,國內成品油定價機制仍然存在不少弊端,比如被動接軌國際市場,未能反映國內市場供需,成品油價格仍由政府干預尚未形成市場化。

  事實上,早在2015年《國務院關于推進價格機制改革的若干意見》中,就提到將“擇機放開成品油價格”,但現在這一目標尚未實現。市場化,仍將是后期成品油定價機制改革的方向。

  2018年國內成品油市場經歷多次漲跌。劉心田認為,未來消費者仍將感受到國內成品油價格帶來的較大變化,原因在于從供給端來看,包括中國在內的全球煉化產能大幅提升,原油作為最根本的市場已經由賣方市場轉向賣方市場,國際油價未來維持高位的可能性不大。另外,國內燃油汽車將在2021年出現置換高峰,隨著新能源汽車技術進步,能耗成本更低的新能源汽車必然帶來油價下降。

  國家管網公司有望成立

  經歷了去冬今春天然氣緊張,2018年中國天然氣產業的發展更為迅速。

  4月底,國家發改委下發《關于加快儲氣設施建設和完善儲氣調峰輔助服務市場機制的意見》,明確了到2020年,供氣企業儲氣能不低于年合同量的10%,城鎮燃氣企業儲氣能力不低于其年用氣量的5%,地方政府建成不低于日均 3天需求量的儲氣能力。

  各方儲氣設施項目原則上要在2018年開工。按照規劃目標,儲氣能力將達到全國天然氣消費量的16%,而此前還不足6%。

  除此之外,關于油氣管網設施公平開放的監管辦法開始征求意見,油氣企業的管網互聯互通亦開始突破。

  卓創資訊天然氣產業總監劉廣彬認為,2018年1~10月天然氣表觀消費量累計2269億立方米,同比增速依然保持了17.2%的告訴增長,但是2018年最大的變化在于供需缺口明顯減少,北方“煤改氣”思路走向能源保障和因地制宜,民營企業參與天然氣上游供應的積極性明顯提升,上海、重慶天然氣交易中心對天然氣市場化交易的促進作用越發明顯。

  5月25日,國家發改委宣布理順居民用氣門站價格,6月10日起將居民用氣價格最高門站價格改為基準門站價格,價格水平按非居民用氣安排。

  這是中國自2010年以來首次調整居民用氣門站價格。由于國內多數省份的居民用氣門站價格普遍低于非居民用氣價格,居民用氣銷售價格也將進行上調。

  按照國家發改委的調價思路,上調幅度原則上不超過每立方米0.35元,剩余價差1年后適時理順。隨后,北京、張家口、福州、呼和浩特等城市都對居民用天然氣價格進行了上調。不過,也有湖北、山東、陜西等省暫未調整。

  劉廣彬說,沒有理順價格的地區,2019年價格調整將繼續執行落地,中國天然氣價格理順,市場化進程走向新的臺階。

  對于天然氣行業來說,備受關注的國家油氣管網公司的成立方案有望在2019年公布。

  10月,中石油將中石油天然氣銷售分公司、昆侖能源有限公司進行合并,組建專業化天然氣銷售公司,構建天然氣銷售業務一體化運營管理平臺和投融資平臺。整合之后,中石油天然氣批發銷售與終端零售合二為一。

  不僅如此,2018年以來,包括中石油管道公司、北京油氣調控中心等中石油旗下的油氣管道業務相關的子公司,已經陸續將辦公地點搬至北京恒毅大廈,為國家管網公司的成立留下猜想。種種跡象顯示,此輪油氣改革中醞釀的國家管網公司正在漸行漸近。

  12月20日,中國石化經濟技術研究院發布《2019中國能源化工產業發展報告》中也發出預測,國家管網公司有望在2019年成立,滿足“管住中間、放開兩端”的要求,進一步激發上下游活力,為社會資本進入上游勘探開發領域解除基礎設施制約。

  根據其預測,國家管網公司的建立將分三階段:首先是將三大石油企業的管道資產及員工剝離并轉移至新公司,其次引入國家投資基金及民營資本,最后謀求上市。

  實際上,不只有石油天然氣改革,煤炭和煤電產業的供給側改革、新一輪電力體制改革、新能源補貼退坡、全國碳交易市場正在建設……這些能源產業的大變革都構成中國能源體制改革的一部分,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的目標還在路上。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碳中和產學研促進委員會立場,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idctmc.com/3070.html

發表評論

登錄后才能評論

聯系我們

手機同微信:13601393339在線咨詢: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郵件:admin@ecjie.com

工作時間:周一至周五,9:30-18:30,節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