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是中國互聯網歷史上充滿神奇色彩的一年,在這一年里,留美歸來的張朝陽成立了搜狐,赴美考察后的王志東創辦了新浪,原本做軟件銷售的丁磊果斷轉型了門戶,馬化騰、張志東等5人成立了騰訊,剛剛畢業沒多久的劉強東在中關村創辦了京東。此后的十年間,這些公司成為主要的市場參與者。
十年后的2008年,同樣也是富有傳奇色彩的一年,智能手機開始普及,向移動互聯網轉型成為互聯網公司的主要工作。此后,轉型不利的企業漸漸落后甚至淡出,騰訊、阿里、京東等巨頭逐漸脫穎而出,滲透到了大眾生活的方方面面。
2018年,距離2008年已經又過了十年,關鍵的轉型期再度到來。在這一年里,依托移動互聯網大潮創業公司不惜流血上市完成變現。巨頭們也悄悄發生著變化。
12月21日,京東內部宣布新一輪組織架構調整,將此前的三大事業群進行調整。至此,包括騰訊、阿里、百度、美團、滴滴、小米等巨頭互聯網公司已經先后在2018年里進行了重大的組織架構調整,一場屬于巨頭的變革大幕正式拉開。
變局:來自2018的挑戰
巨頭們為何紛紛選在2018年進行重磅調整,這或許與當下的市場環境相關。整個2018年,全球資本市場的大回調以及經濟危機十年周期的威脅,上市公司股價普遍非常慘淡,阿里、騰訊縮水兩成,微博縮水四成。同時,原本的獨角獸公司普遍沒有得到好的市值,小米上市首日跌破發行價,美團同樣沒有擺脫破發命運,而且至今已經縮水了近4成。2018年赴香港或美國上市的互聯網公司多達22家,其中有17家公司在上市前估值達到或超過了10億美元,也就是所謂的“獨角獸”。17家IPO的獨角獸中,目前為止已有16家破發,8家市值低于上市前最后一輪的估值,堪稱流血上市。
在BATJ等所有企業的公開信中,只有京東明確把巨頭們所面臨的挑戰清楚的表述了出來。京東表示,在經歷了超過十幾年的高速發展之后,整個行業正在迎來巨變:人口紅利的消失需要我們更加精細化的滿足客戶需求、技術和商業模式的演進需要我們持續不斷的創新、競爭環境的變化需要我們有更加敏捷和靈活的響應機制,所有這些都對我們的組織能力提出了更高的挑戰和要求。
的確,2018年是市場分化的一年。從用戶層面看,增量市場進入瓶頸期,消費人群的分層非常明顯。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第42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8年6月30日,我國網民規模達8.02億,互聯網普及率為57.7%。超過6成的普及率基本涵蓋了所有的潛在互聯網群體。
而存量用戶在十年多的發展中逐漸對互聯網企業的運作模式了然于胸,越來越多的用戶清晰地了解自己的訴求。在這個背景下,用戶對平臺提出的要求越來越高,企業的容錯率越來越低。追求品質的用戶,越來越難以忍受企業破壞體驗的行為;追求價格的用戶往往難以忍受太多“套路”。
市場的變化為企業帶來的挑戰是不言而喻的。在2018年,脫離用戶的企業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打擊,滴滴安全事件直接導致這家公司為千夫所指,攜程不止一次被大眾聲討,以至于平臺任何問題都會被無限放大。同時在這一年,幾乎已經很難再有全新的商業模式顛覆行業。
在2018這個關鍵的時間截點,互聯網越來越回歸本質——鏈接、溝通、分享、服務。未來十年將是真正的服務比拼、產品比拼,通過刺刀見紅的競爭來獲得用戶。
調整:讓互聯網回歸本質
可以看到,面對市場的變化,巨頭們已經開始行動了。在此次京東的架構調整中,京東確定了“以信賴為基礎,以客戶為中心的價值創造”這一經營理念。這條經營理念是將成為京東業務決策的標準、資源分配的依據、績效考核的導向和組織文化的核心。從這個調整來看,京東架構調整凸顯了兩個關鍵詞“價值”“信賴”。一個是互聯網發展的目的,一個是企業生存的根本。
“價值”層面,京東架構的整體設計就是為了最大化實現客戶的價值。來看內部信,全文共計有14處提及客戶,足以看出對于客戶價值的關注。在組織架構的劃分上,京東的核心便是客戶。京東將組織架構劃分為前中后臺,對于前臺的使命,內部信明確要求要理解和洞察客戶需求和行為,最終實現和提升客戶價值的職能。對于中臺和后臺,京東強調了專業化、服務意識與能力。
“信賴”層面,京東將這個關鍵詞作為了經營的基礎。在前臺的架構調整中,內部信顯示,京東將圍繞C端和B端客戶建立靈活、創新和快速響應的機制。京東要求前臺能夠對市場和客戶行為進行深刻洞察,并且實現服務客戶的產品創新和精細化運營。在中臺,京東表示將主要通過沉淀、迭代和組件化地輸出可以服務于前端不同場景的通用能力,不斷適配前臺,實現專業化服務。京東要求中臺實現專業化、系統化、組件化、開放化。通過前臺的精準洞察,中后臺的專業化保障,京東旨在通過架構調整,獲得用戶的充分信任。
從“價值”和“信賴”兩個關鍵詞來看,京東將未來的核心放在了客戶的深耕和服務上,這是基于2018年市場變化的調整,更是對互聯網第三個十年周期的重要布局。
布局:京東瞄準下一個十年
管理學大師彼得德魯克說,使企業遭受挫折的惟一最主要的原因恐怕就是人們很少充分地思考企業的任務是什么。
企業要存活,根本上是要有客戶,人是決定企業成敗的關鍵。在上一個十年,客戶可以通過部分讓利、信息不對稱獲得。所以,在過去十年里,燒錢有效、饑餓營銷有效、捆綁銷售有效。但下一個十年,用戶的側重點發生了變化。捆綁銷售相比,用戶更在意是否可以隨時取消預訂或者改簽;與燒錢相比,用戶更在意自己押金是否被挪用;與饑餓營銷相比,用戶更在意自己的產品是否質量可靠,品質優良。下一個十年,獲得用戶的方式勢必要經歷一個去偽存真的過程。
這便是京東此次架構調整的奧秘。在接下來的比拼中,企業之間比的是誰能讓用戶真正感受的服務,誰能讓用戶產生真正的信賴。得到用戶,就得到了市場的機會,也就能占得先機。京東通過組織架構調整,將企業最大的能量發揮在為客戶創造價值的道路上。創造價值,從而讓讓用戶享受到真正的品質生活,得到真正的信賴,未來也便有更大的機會深耕市場,攻城略地。
互聯網即將邁入第三個十年周期,在接下來的十年里,企業需要轉變思路,將每一位用戶都視為自己珍視的對象,為用戶創造價值,提供品質服務。京東等巨頭如今已經在組織架構上率先走出了這一步。未來,下一個高速增長的十年或許還將有這些巨頭們的身影。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碳中和產學研促進委員會立場,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idctmc.com/31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