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底,巴基斯坦兩個城市共60人在喝了止咳糖漿后死亡。當地調查發現,死因正是糖漿里多的一種成分——左美沙芬,一種比嗎啡效力還強5倍的化學物。013年,巴拉圭44名兒童因呼吸困難入院。相同的是,這些孩子都吃了一種由當地制造的止咳藥。而這批藥里,跟巴基斯坦致死案中的污染成分一樣,都來自于印度。
網上售賣的危及生命的假藥圖據CNN
世界衛生組織曾發出警告,但那些受污染的成分已被運到歐洲、北非、中東和拉美,并在哥倫比亞、秘魯被制成了止咳藥。
據CNN報道,今天的藥品制造已經是一個復雜的全球化產業,很難追查劣質藥品來自哪里,又流向何方。就算你從來不曾服用這些假藥,但也可能死于它們之手。
“低于治療所需有效成分的劑量,會導致病菌產生耐藥性。”倫敦大學國王學院流行病學家伊麗莎白·皮薩尼指出,這會導致真藥無效,簡單的病越來越難治,更不用說癌癥。
抗藥性超強的病菌正在奪去孩子生命圖據CNN
據世界衛生組織估計,印度市場上多達20%都是假藥。作為全球最大的通用藥制造國,全球假藥中35%都來自于印度。
印度政府政策智庫今年10月宣布,同甲骨文公司、印度阿波羅醫院及制藥商邁向制藥科學合作,啟動一個用區塊鏈技術建立的真藥供應鏈。
監管馬虎,印度假藥制造商有恃無恐
印度是全球最大的通用藥品出口國。美國出售的通用處方和非處方藥中40%都出自印度,英國所有通用藥中四分之一都來自印度,而其中80%都是英國國家醫療服務體系NHS的處方藥。
然而,印度制藥領域的監管非常馬虎。因為出口不合標準或含受污染的藥物,印度的制藥公司現在飽受國外貿易合作伙伴的詬病。
據印度《財經快報》和《印度時報》報道,假藥問題每年花費印度制藥業數十億盧比。世界衛生組織報告稱,如印度之類的中低收入國家,十分之一的醫藥制品都是不合格產品或完全假貨。而據世界衛生組織估計,印度市場上多達20%都是假藥。作為全球最大的通用藥制造國,全球假藥中35%都來自于印度。印度媒體也在指導消費者,如何辨別假藥。
“賣假藥的利潤甚至高過了海洛因。賣海洛因,你會害怕警察,但賣假藥不用害怕。”Suresh Sati表示,那些假藥制造商有恃無恐,繼續制假售假。Sati是個大塊頭的中年印度男子,他致力于做私人調查,揭露假藥制造產業。
Sati拿出一盒Zifi 200,一種治療喉嚨和尿路感染等的抗生素頭孢克肟。“現在雨季開始了,人們要開始生病了。這種藥賣得最多,每個醫生都要開Zifi 200。”這也讓它成了制假者的目標。這些假藥甚至還有驗證碼,可以發信息驗證藥物是否真品。
Sati曾從一個索尼伯德的假藥制造商那里買了一批常見止痛藥。“你想要什么?全鹽,半鹽還是粉灰?”假藥制造商會先問,需要的假貨中包含的有效成分比例,含部分有效成分,還是只有粉灰,每一種價格都不同。買完之后,Sati隨即舉報,讓那個制造商被查封了。
以粉灰制造的假藥圖據CNN
大概從15年前開始,當監管者和消費者都開始意識到假藥存在后,制假商就開始在假藥里加入一點有效成分。對他們來說,這是一種自保方式。含有一點有效成分的假藥會多少起點治病的作用,比較不惹人注意。而且,一旦被抓住,他們也可以狡辯稱,制造過程中出了差錯,而不是故意造假藥。
這種手法對制造商來說很好用,但對病人來說就是另一回事了。
劣質藥貽害巨大,不服者或也深受其害
“劣質藥”,其實是一個籠統的說法,其中包含了質量不達標,或因儲存不當、過期等而造成的不合格的藥物,“劣質藥”也包含了假藥。假藥成分跟包裝所示的信息可能完全沒關系,也可能完全不含包裝上聲稱的成分。
真假難分的藥圖據CNN
病患在服用不合格藥品之后只能“聽天由命”,任病情發展,耽誤治療,但不合格藥也完全可能要了人命。2012年,美國田納西州56歲的托馬斯·雷賓斯基因為背痛打了一針,而受了污染的這個針劑最終導致真菌性腦膜炎,托馬斯因此死亡。據了解,當時那批藥在美國共造成800人感染,其中64人死亡。
有些人就算不服用劣質藥也會深受其害。抗生素、抗病毒、抗菌藥的成分不純,藥性不夠,反而會幫助致病源發展出抗藥性,讓正常質量的藥在它們面前也失效,比如一些過去很容易治療的感染現在變得難治,如肺結核和HIV變得越來越難治療。
細菌產生抗藥性圖據CNN
全球難題:如何確保藥品質量?
確保藥品質量已是一個全球共同面臨的難題。
一個藥片可能由來自多個國家的成分制成,而這個過程中會經過不同國家的很多港口,運輸、包裝、再包裝,最終在藥店售賣。假藥或不符合標準的藥物可能在任何一個環節侵入,所以,打擊劣質藥必須要國際通力合作。
美國海關查獲的假藥圖據CNN
世界衛生組織的劣質藥數據庫就是一個很好的開始,正是這個數據庫幫助確認了那一批來自印度的受污染止咳藥。還有個工具就是監管,全球產業的每個環節,都要在當地承擔其必須分擔的責任。
據印度《財經快報》報道,為了解決日益嚴重的假藥問題,印度政府政策智庫今年10月宣布,同甲骨文公司、印度阿波羅醫院及制藥商邁向制藥科學合作,啟動一個用區塊鏈技術建立的真藥供應鏈。甲骨文公司印度區總監Shailender Kumar稱,“有了區塊鏈,藥品供應鏈的每個環節都被記錄下來。這樣,整個環節都透明、安全、去中心化且可驗證。我們相信,這在制止假藥流通上可以起到很大作用。”
Sati對印度政府的當地監管存疑。2009年,印度健康部發起一項舉措,獎勵那些給政府舉報問題藥品的人。“沒有一個人站出來。”Sati稱,立法和監管都不嚴,沒人真的因為制造假藥而付出代價。Sati還遭到制假商警告,如果再繼續調查假藥問題,就把他溶解了。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碳中和產學研促進委員會立場,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idctmc.com/10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