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藍鯨產經記者在 2018中國食品發展大會上獲悉,我國規模以上食品工業企業41623家,主營業務收入11.97萬億元,在制造業中占比居第一位(10.4%),食品工業已經成為國民經濟的一大支柱產業。在剛剛落幕的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食品及農產品展區是參與國家數量和企業數量最多的展區。
新華網常務副總裁魏紫川指出,我國的食品行業仍然面臨著巨大的挑戰,食品生產企業品牌發展良莠不齊,自主品牌的培育和建設能力不足,全球十大食品飲料企業品牌還沒有中國的品牌。中國食品企業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工業和信息化部消費品司食品處處長鄧小丁指出,按照高質量發展要求,推動食品工業轉型升級。首先,實施三品戰略,提高供給質量,比如繼續在嬰幼兒配方乳品等行業開展質量安全追溯建設,加強品牌建設。其次,優化產品結構,促進轉型升級。同時,強化產品驅動,加快兩化融合。最后,加強行業自律,保障質量安全。
中國烹飪協會副會長馮恩援說:餐飲業是一個比較大的產業。目前有餐飲許可的單位達到了465萬家,從業人員超過了2000萬。2017年全國餐飲業的零售總額達到了39644億元,增長率是10.7%,增速超過社會商品零售總額的增長速度,顯示出人民群眾對于在外用餐的剛性需求。
在食品安全方面,馮恩援表示,將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于6月22日發布的《餐飲服務食品安全操作規范》為準則,在餐飲行業當中大力推廣,讓更多的餐飲企業按照規范去操作,讓人們放心,讓百姓的生活水平得到更好的提升。
大會同時發布了《2018年食品輿情報告》。報告顯示,2018年食品安全依然是食品行業輿論場中的熱點話題,其中自媒體平臺是食品輿情的重要來源。
新華網輿情中心分析師丁哲指出,微博微信平臺出現食品的熱點事件比例占到48.8%,網絡媒體及紙媒在傳播信息當中還是占到了非常重要的渠道,有將近36.6%,尤其傳統媒體依托于準確權威的特質,依然是不可或缺的影響之一,從時間分布上來看,我們2018年下半年食品行業熱點輿情事件超過了上半年,尤其7、8、10月份,是食品輿情爆發的高峰期。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碳中和產學研促進委員會立場,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idctmc.com/13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