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行業競爭激烈,古今中外皆然。寶沃作為曾今紅火的德國汽車品牌,在上世紀60年代最終停產后,經歷了半個世紀的銷聲匿跡,在21世紀突然被遠在萬里之外中國車企相中,重新復活在神州大地,掀起了一陣德系四強熱
汽車行業競爭激烈,古今中外皆然。
寶沃作為曾今紅火的德國汽車品牌,在上世紀60年代最終停產后,經歷了半個世紀的銷聲匿跡,在21世紀突然被遠在萬里之外中國車企相中,重新復活在神州大地,掀起了一陣德系四強熱潮??上Ш镁安婚L,寶沃最終要被出售了——2018年11月23日,北汽福田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掛牌轉讓北京寶沃汽車有限公司67%股權,轉讓底價約為 39.73 億元。
“寶沃”這個創立于一個世紀前的品牌,半生沉淪之后,好不容易迎來第二春,卻沒想到這么快再度經歷了被拋售的命運。這對于其他曾經知名的汽車品牌同樣是個警示——愿你出走半生,歸來別成“寶沃”。
否則一不小心,就弄了個晚節不保的局面。
那么寶沃的問題在哪里?
寶沃宣傳層面:強行與德系三強并列
寶沃汽車這家創立于1919年的德國汽車品牌,由創始人卡爾·寶沃在德國不萊梅一手打造,在上個世紀的德國本土確實與奔馳等品牌相提并論。而發展到了1959年,寶沃旗下全部車型的出口量,已經達到了整個德國出口總額的63.5%,成為了德國汽車之中的NO.1。1961年,寶沃第100萬輛車下線,寶沃成為僅次于當時的大眾和歐寶的汽車品牌,比奔馳還要更早進入百萬俱樂部。但是好景不長,沒過多久寶沃在德國正式破產。
而2014年,福田汽車以500萬歐元的價格從BorgwardAG公司手中收購了這個破產了半個世紀的寶沃品牌(只有品牌,沒有技術),2015年就在日內瓦車展進行了品牌發布,2016年寶沃首款新車BX7上市。速度之快,也開創了先例。而新寶沃品牌在上市之初,就強調自己的德系血統,甚至開始了與德系三強強行并列的宣傳招式——“德系四強”、“BBBA”等扎眼的廣告詞在寶沃4S店等宣傳物料中屢屢出現,同時不斷的給消費者灌輸“德國制造”、“豪華”和“技術先進”等標簽。
寶沃在宣傳初期的確唬住了部分對汽車不太了解的用戶,讓不少消費者誤以為寶沃是合資品牌,甚至是豪華品牌,但是隨著影響力的日益擴大以及消費者對汽車認知的加強,越來越多的消費者認識到了其本來的面目——寶沃汽車的主要技術來源于北汽福田這家自主品牌。而對于其宣傳方式的極度不認同,讓消費者內心對寶沃產生了排斥心理。
寶沃市場層面:不顧實際定價過高
如果說宣傳層面的錯誤還只是讓消費者排斥寶沃,那么定價層面的錯誤卻讓寶沃徹底失去了大部分消費者。
其實寶沃首款車型BX7憑借優良的德味設計和相對真·德系SUV更便宜的定價,獲得了不少消費者的認可,有了一個良好的開局。但定價的問題,出現在理應用來走量、價格更便宜的第二款車型寶沃BX5身上。
寶沃BX5定位緊湊型SUV,前期售價14.98萬- 21.68萬。暫且不說一款采用北汽福田技術打造的緊湊型SUV,能否賣出15萬以上的高價,僅僅從寶沃BX5與寶馬BX7兩者的定價差距就能看出不對。寶沃BX7全系采用的是2.0T發動機和自動擋變速箱,官方售價16.98萬起。而采用1.8T的寶沃BX5,自動擋車型起售價竟然高達15.98萬。兩者相差僅1萬元,寶沃BX5卻少了多項實用配置,而且尺寸還存在巨大的差異。
不切實際的定價,一下子讓消費者認清了寶沃的“死要錢”本質,徹底與其說拜拜了。即便后期寶沃BX5推出更廉價的1.4T版本,也無法再度挽回消費者的心。再到2018年,購置稅優惠全面取消,車市整體進入寒冬,寶沃的日子更加難過。不僅銷量大幅下挫,而且連年虧損,更成了北汽福田的“包袱”。據報道,截至今年8月31日,寶沃汽車欠北汽福田借款金額為42.71億元。
至此,才有了本文一開始寶沃股權的拋售。
而公告至今沒有接手者,如果超過期限,寶沃恐將徹底砸在北汽福田手里,甩也甩不掉了。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碳中和產學研促進委員會立場,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idctmc.com/15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