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北京三里屯商圈內的加拿大鵝門店Logo依然被保護膜包裹,原定于本月15日開業的內地首家旗艦店仍不確定推遲至何時營業。
受加拿大政府逮捕孟晚舟事件影響,加拿大鵝進軍中國市場的年內最大動作仿佛停滯不前。在其本土,也有投資者認為中國消費者對加拿大政府的不滿有可能轉化為對加拿大鵝的抵制。截至上周五,其在不到10天內股價暴跌18%,市值一度蒸發了17億美元。
而進入本周,其股價呈現回升趨勢。
雖然在雄心勃勃之際籌備實體店遭遇當頭棒喝,但實際上,加拿大鵝在天貓平臺的銷售業績此前一路兇猛。至目前,該品牌登陸天貓僅3個月成交人數就已破萬,在此期間內還收獲31萬粉絲,而其在Instagram設立近6年的賬戶也僅有49萬粉絲。雙11期間,一個多小時的時間里,該店成交額超千萬,訪客約有50萬人,相當于溫哥華總人口數的3/4。
對于均價8000的單品而言,如此火爆實屬不易。
控股多家奢侈品牌的山東如意控股集團董事局主席邱亞夫曾表示“為什么中國年輕人寧可花2萬,買有加拿大商標的羽絨服,也不愿意花2千買中國羽絨服?因為品牌的差異!”他認為很多消費者對國產品牌仍未接受,卻會花高價去法國、意大利搶購奢侈品牌。
帶著親民標簽,缺乏歷史傳承,廣大服飾類國牌似乎天生難有“奢侈”的DNA,尤其羽絨服一類功能性產品,更難與時髦掛鉤。
而眼下國牌中的經典波司登正極力改變這一局面。公開消息顯示,近幾年波司登正攜手韓國設計團隊對旗下羽絨服款式進行年輕化升級,改變過去色調單一、款式陳舊的傳統風格。此外對于1000—3000元和低于千元的各品牌線,波司登正進行新一輪的定價調整。
伴隨加拿大鵝的股價下跌,波司登在上周實現了近14%的漲幅,創下5年來新高。
跳出羽絨服圈,另一樸實國牌鄂爾多斯也正在逆襲。
曾經的中老年之光,多少婦女以擁有一件鄂爾多斯羊毛衫為冬日標配,重保暖輕設計,正好跟波司登羽絨服配一套。而現在,鄂爾多斯早已走出百貨大樓,發展出輕奢型的ERDOS、年輕化的BLUE ERDOS以及高端線1436等多個品牌,并啟用形象高級的劉雯、趙磊拍攝宣傳片,進駐北京芳草地這樣的藝術地標商場。
與此同時也仍保留有鄂爾多斯1980,繼續為中老年顧客設計羊毛衫。
同樣的變化發生在海瀾之家,遍布三四線城市的實體店也正從小城鎮走向大商場。新開發的男女裝高端副線AEX和OVV門店都開在奢侈品牌林立的大型購物中心。
轉型升級、增設副線讓經典國牌把年輕一代的視線從國外拉回國內,而正在形成的本土奢侈品集團則正讓海外淘購們的一部分消費流回國內。
國內缺少老牌名品,買幾個回來倒是效率較高的方式。
主營棉毛紡織產業的如意控股集團近幾年陸續拿下了Bally、Aquascutum、Maje、Sandro母公司等多個奢侈品牌的大半股權。如意控股前身是山東濟寧毛紡廠,如今成了一向被認為是小眾輕奢代表的Maje的老板。
除品牌之外,如意還接連收購了面料制造商萊卡以及上市公司毛紡服裝集團,由此看來是意圖從原料、制造、零售全產業鏈構建時尚集團。
對比如意的產業路線,剛成立了時尚集團的復興國際則開啟買買買路線,收購多家高端品牌,但主要從資金方面提供幫助。
去年復興就買下全球最大祖母綠礦商Gemfields,今年年初又將法國歷史最悠久的高定品牌Lanvin收入囊中,并傳承諾資助1億幫助其走出困境,5月份,又以4億元買下奢侈內衣品牌Wolford,同時陸續增持Caruso和Tom Tailor的股份,一系列動作令復興觸角遍布各品類名牌,而這個擴張的步伐顯然不會停止。
僅看已經公開的消息,復興就分別接觸過Prada、Moncler和La Perla等品牌商商討收購事宜,雖然這幾宗交易最后都未達成,不過按這樣的路線,復興奢侈品集團的形態已經顯現。
因此,很多消費者跑去歐洲帶回的Bally、Lanvin實際大部分錢還是進了中國老板腰包。
當然,無論是如意控股還是復興集團,其本身都不是服飾品牌起家,收購完成之后能否平穩運營乃至升級還需驗證,畢竟這些尋求收購的品牌本身已遭遇非常棘手的困境,如何把別人的包袱變成自己的搖錢樹,還是一個極為高深的課題。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碳中和產學研促進委員會立場,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idctmc.com/18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