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冬季的到來,北方也迎來了重污染天氣多發時段。針對重污染天氣,各地政府均有發布《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
早在11月23日,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就曾出現一次區域性重污染天氣。經重污染天氣應急工作指揮部辦公室請示指揮長發布指令,決定發布重污染天氣橙色預警,緊急啟動Ⅱ級應急響應。希望各單位按應急預案開展相關應急工作,并至少采取以下措施:
在Ⅲ級(黃色預警)應急響應措施中,要求輪胎、橡膠制品等生產企業,通過停產一條及以上生產線或停產重點排污車間、工段,達到污染物減排50%以上;車輛、動車組、家具、機械、設備及零部件制造企業,植物油、輪胎和塑料橡膠制品、集裝箱、家用電器、皮革服裝及石墨生產企業,包裝印刷、鑄造及有機化工(無法停產或限產的除外)等企業,通過停產一條及以上生產線或停產重點排污車間、工段達到減排50%以上。
而在Ⅱ級(橙色預警)應急響應措施中,車輛、動車組、家具、機械、設備及零部件制造企業,植物油、輪胎和塑料橡膠制品、集裝箱、家用電器、皮革服裝及石墨生產企業,包裝印刷及有機化工(無法停產或限產的除外)等企業全部停產。
作為我國輪胎企業聚集地的山東省,截止到12月13日,已經有12個城市發布重污染天氣橙色預警,分別是濟南、淄博、棗莊、東營、濰坊、濟寧、泰安、萊蕪、德州、聊城、濱州、菏澤,以及發布了黃色預警的日照市。
……
這12個城市一旦啟動Ⅱ級(層色預警)應急響應的話,也就意味著這些地區的輪胎企業將會根據文件規定全部停產。而像日照這樣啟動Ⅲ級(黃色預警)應急響應的,區域內的輪胎企業將會被限產。
輪胎企業大面積停工停產的結果不言而喻,直接導致輪胎企業產量下降,庫存量減少。作為輪胎產量大省,山東輪胎產量的占比可想而知,大范圍的停產、限產勢必會給企業帶來不小的損失。不光是省內的輪胎企業,還有其他和輪胎相關的原材料企業也會受到影響,如:炭黑、鋼材、橡膠加工等。
這樣一來,市面上的輪胎價格也會受到這些因素的影響而產生波動。本來因為原材料的下跌,輪胎企業才稍稍平靜,漲價通告也不“滿天飛”了,不知道這回是否會因為停產、限產而卷土重來?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碳中和產學研促進委員會立場,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idctmc.com/18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