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政策“穩健”的內涵已發生了很大變化。日前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穩健的貨幣政策要松緊適度,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改善貨幣政策傳導機制,提高直接融資比重,解決好民營企業和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對比去年會議的表述可以發現有五點顯著不同:一是穩健的貨幣政策從“中性”變為“松緊適度”;二是不提“管住貨幣供給總閘門”;三是不提“保持貨幣信貸和社會融資規模合理增長”,改提“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四是強調“改善貨幣政策傳導機制”,旨在解決民企融資難融資貴問題;五是未提人民幣匯率和防范金融風險。
業內普遍分析認為,上述表述的前三點變化,說明2019年的貨幣政策有望在今年的基礎上進一步寬松,以確保經濟穩增長。預計明年還將有多輪降準,且降息的可能性也在提高。
“貨幣政策要采取逆周期的調控來熨平經濟周期波動,從中長期看,未來仍有很大的降準空間和必要性,外匯占款的連續收縮需要降準來對沖。”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對證券時報記者表示。
溫彬進一步表示,降準有兩種方式:一是直接降低存款準備金率,二是用降準置換MLF,但從大方向看,還是要選擇第一種。
除了使用數量型調控方式外,價格型貨幣政策調控方式也會動用。近日央行宣布創設的定向中期借貸便利(TMLF)就被外界看做是“定向降息”的開始。國泰君安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花長春認為,當前經濟不是貨幣問題,而是信用收縮問題,預計2019年央行貨幣政策會多從這個角度出發。央行貸款基準利率下調的概率正在加大,預計會有1~2次降貸款基準利率,具體時間可能是年中前后。針對信用風險,央行可能實施中國式量化寬松。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會議對貨幣政策表述的另一個明顯變化在于強調“改善貨幣政策傳導機制”、“解決好民營企業和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這是抓住了社會融資增速持續下滑的癥結所在。今年下半年以來,監管部門就出臺多項政策旨在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渠道,解決社會融資持續萎縮的難題,預計明年將從調整MPA考核側重點、定向降息、表外融資監管適當放松等方式鼓勵金融機構將更多資金用于支持實體經濟。
“針對影子銀行、表外融資的監管政策已經有了放松,但金融機構、地方政府仍然視這個為很大約束,后續監管層可能會進一步松動,以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機制?!被ㄩL春稱。
不少分析人士均持同樣觀點,認為明年為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機制,表外融資監管會適當放松。畢竟今年突出的民企融資困境,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影子銀行業務遭遇強監管,民企此前賴以融資的主渠道被“封堵”后,導致自身再融資壓力陡升。央行行長易綱近日也指出,影子銀行如果管理不好、出現違規的話會產生風險,但如果依法合規經營,就會是金融市場的必要補充。
此外,在2019年貨幣政策目標中,關于人民幣匯率和防范金融風險的表述未提及。中信證券研報認為,這背后可能存在兩層含義:一是監管層認識到在美聯儲加息周期步入尾聲階段人民幣匯率貶值壓力得到緩解,而目前防風險的落腳點不是杠桿過高、增速較快可能帶來的風險,而是經濟下行壓力帶來的風險,因而不再提及兩個目標;二是貨幣政策以內部為主,對人民幣匯率彈性的容忍度有所提升,而經濟下行壓力下結構性去杠桿的力度可能減弱。兩者背后釋放的信號是相同的:2019年人民幣匯率和金融防風險都不再是貨幣政策的主要約束。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碳中和產學研促進委員會立場,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idctmc.com/20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