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消息,12月19日至21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京舉行。會議指出,要構建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長效機制,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因城施策、分類指導,夯實城市政府主體責任,完善住房市場體系和住房保障體系。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指出,此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于2018年的經濟運行總結是“穩中有變、變中有憂”。該判斷在此前兩次中央政治局會議上已經有了類似的表述。這是房地產市場和政策調整中的一個大環境。若是中央對于經濟下行壓力的關注增多,那么刺激性政策和優惠性政策有望出臺,所以從大的方向看,經濟基本面會面臨一些改善的空間,進而利好房地產。
嚴躍進提出,此次會議對于宏觀經濟提出了幾個新的策略。第一、要強化逆周期調節。這體現了對于經濟面臨下行壓力的托底導向,類似逆周期調節也符合當前部分下行的房地產市場領域。第二、提高直接融資比重。這對于部分房企的發債等有利好,尤其是包括公司債和企業債等,后續分類指導審核的節奏或加快。第三、實施就業優先政策。對于房地產市場來說,若是下行壓力增加,也容易影響就業,從這個角度看,也需要穩定房地產及上中下游產業。
嚴躍進稱,此次會議認為,要構建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長效機制,堅持房住不炒。堅持房地產因城施策、分類指導,夯實城市政府主體責任,完善住房市場體系和住房保障體系。對于這一點來說,總體上政策思路和過去是一致的,也體現了房地產市場調整的基調。第一、政策繼續強調長效機制的建立和房住不炒的導向,說明對于房地產市場的部分違規的做法依然會查處,類似一些違背正常市場交易的,基本上還是會有管控思路。第二、政策提出“因城施策、分類指導”的概念。這里面是有點微妙的變化的,即過去提“分類調控”的多,而現在提到了“分類指導”,這實際上也說明后續中央對于地方的樓市管控或更強調“指導”的概念,這是一個較大的風向標。第三、政策提到要夯實城市政府主體責任,這實際上也說明2019年此類責任目標考核體系會加快建立,尤其是在考核方面會有不同的標準。第四、完善住房市場體系和住房保障體系。這一點表述和過去沒有太多的區別,體現了住房制度繼續改革的導向,也體現了住房保障依然會成為房地產管理的重要工作之一。
嚴躍進還特別補充表示,此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于房地產內容的表述,出現了一些微妙的變化。第一、“分類調控”提法改為了“分類指導”,這或暗示著單純地直接調控會減少一點,而是更多基于城市政府主體責任,來進行指導。從這個角度看,這說明房地產的管控主體不在于中央,而在于地方政府,中央扮演了指導的角色,而地方才真正扮演調控的角色,這是“因地制宜”的一個重大突破,從側面也說明當前菏澤和廣州政策調整是有理有據的。這也說明此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更加強調“調控和指導”的關系。第二、政策沒有提及租賃市場的概念,這和去年的重心完全是不一樣了。這和租賃市場本身已經啟動、開始進入正軌發展態勢有關。當然應該說,在過去一年租賃市場的鼓勵性政策比較多,后續應該說不會有非常直接的刺激新政策,這需要相關租賃企業注意,即2018年租賃市場是一個政府支持型的市場,而到了2019年需要更加主動去探索市場化的模式。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碳中和產學研促進委員會立場,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idctmc.com/20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