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觀恒大(03333.HK),近期在離岸市場發行多期美元債,由于票息較高,引起市場較大關注。10月31日,恒大發行三期合計18億美元債,其中2年期,5.56億,票息11%;4年期,6.45億,票息13%;5年期,5.90億,票息13.75%。其中許家印及一致行動人合計認購10億。11月19日,恒大再增發一筆2年期2億元美元債,票息11%。
10月以來,發行美元債的房企包括正榮地產、恒大、華遠地產、雅居樂、合景泰富、弘陽等,其中融資規模最大是恒大、最小為正榮地產;融資成本最高為恒大的13.75%,最小為華夏幸福的9%。
對此,同策咨詢研究院首席分析師張宏偉(博客)認為,發債利率走高,表明房企有資金缺口、短期償債壓力大。從企業項目凈利潤率角度看,房企正在保現金流而放棄利潤。在利潤與現金流量大財務核心因素的博弈過程中,有房企已經開始重視現金流。
但他同時指出,進入11月,房企發債審批速度確實加快了,但這并不意味著房企融資環境出現了大的改變。10月份房企融資情況比過往下跌了50%,這也有可能導致11月融資猛增,資本市場實質上沒有發生變化,行業資金鏈仍然緊張。實際上,房企發債數量猛增,不能解決資金根本問題,只是個別企業根據自身情況的決策。
利潤與現金流之辯
2016年開始,各地房企項目開發自有資金比例提升,無形中提高了房企資金流門檻;此外,梳理財報可見,房企的短期償債壓力不小。億翰統計數據顯示,房企第一次償債小高峰集中在2018年9月~2019年10月,償還規模約3800億元,月均償還額280億元;第二次大高峰集中在2020年5月~2021年10月,償債規模約8600億元,月均償還額480億元。
綜合財報、第三方機構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6月30日,恒大以2985億元的短期借款余額居行業前20強房企第一,比第二名碧桂園多了1896億元,短期償債規模遠高于行業其他公司,短期償債壓力巨大是恒大近期高成本融資的主要原因;前20強中有 15家房企的短期借款余額低于500億元,其中保利的短期借款余額低于500億元,為331億元。
短期借款余額與銷售規模呈現出一定的相關性,銷售規模越大的公司其短期借款余額往往也更大,即負債率要走高。換言之,房企擴張、賺取利潤的同時,現金流是橫亙在他們面前的一道難題。
如果將近期發行高息美元債的企業做一個多項財務數據對比,可發現這些企業近年的利潤在走高,現金流卻捉襟見肘。
以雅居樂(03383.HK)為例,該公司于8月15日發行一筆4億2年期美元債,票面利率9.5%。從雅居樂每年收獲的凈利潤來看,2016年為22.8364億元,到2017年飛速發展到60.2524億,2018年上半年37.5895億。從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來看,2016年雅居樂為68.8659億,2017年時為29.5252億,2018年上半年卻成了-69.9367億。
再以閩系房企正榮地產(06158.HK)為例,該公司于10月19日發行一筆7000萬3年期美元債,票面利率12.5%。從凈利潤來看,正榮地產2016年凈利潤數額為11.8326億,2017年14.0888億,在2018年上半年完成8.4036億。從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來看,正榮地產2016年、2017年分別為-2.13億元、-4.5億元。
與此同時,房企的融資能力在減弱。而從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來看,合景泰富(1813.HK)2017年數額為249.7195億,2018年上半年為68.3466億。華夏幸福2016年籌資數額為253.9375億,2017年為570.9832億,2018年上半年是-97.203億,前三季度-111.1313億。但雅居樂卻表現相反,該公司2016年籌資凈額18.7331億,2017年達到107.5824億,2018年上半年為173.4336億。
事實上,除了萬科、保利、碧桂園等少數房企能做到連續多年凈經營現金流為正外,更多房企的凈經營性現金流為負。現金流狀況將加速房企改變經營與發展模式。這在近期房企加速融資與回款上表現更為明顯。
房企意識轉換
地價4.2萬元/平方米,4.6萬元/平方米就賣了。浙江一名房企人士透露,該公司此前的高價地項目,目前面臨限價與限購,但為了回款,也不得不按照政府審批的價格出售,每一天的資金成本就要幾十萬,能回收多少是多少。
這樣的情況也同樣表現在房企對融資的態度上。據券商人士透露,過去房企在資金成本上還有討價還價的余地,現在大部分只希望能貸款或者融資,以解決現金流問題。
為了應對不斷提升的杠桿率,房企或將放緩拿地,加速項目資金回籠,降低財務風險。這也從側面反映了各地陸續出現的土地流拍現象。
上述業內人士指出,房企目前整體運營模式面臨轉型,源自行業自身的調整。在2015年前后寬松的貸款環境下,高周轉、高負債是房企實現規模擴張的主要手段;調控之后最大的變化是,前20強房企去年的融資成本一般在5%左右,目前卻普遍在10%左右。
而過往資本市場看重的土地與可售貨源,也不能成為房企融資抵押的優質資產。一名房企人士透露,中小型房企現在的融資成本甚至達到了20%-25%,但在今年面臨償債高峰的前提下,房企不得不想盡辦法融資,短期內犧牲項目利潤也沒辦法。
今年以來,上市房企出現危機的已不止一家。中弘股份于11月16日進入退市整理期,該公司累計逾期債務本息合計金額已經達到78億元;11月14日,華南的房企粵泰股份也發布公告稱,由于公司及下屬子公司部分因涉及借款糾紛導致銀行賬戶被凍結、部分資產被查封。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碳中和產學研促進委員會立場,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idctmc.com/21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