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意識抬頭,加上綠能產業崛起,導致國際煤礦市場供過于求,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價格就下跌;而全球暖冬更讓煤炭需求下跌,中國大陸煤價也因景氣低迷、庫存過高而持續修正,水泥業者指出,整體環境未改善,今年煤價趨勢仍走跌,預期對毛利率的提升與獲利的成長有加分。
根據臺泥(1101)、亞泥(1102)及信大水泥(1109)2018年前三季的財報顯示,大陸市場的營業毛利率都超過25%,甚至有的達30%以上,除價格上漲外,煤炭價格下跌,也是主要原因之一。
臺泥指出,煤炭使用效率的提升,能源取得方式的多元,以及景氣不如市場預期,都減少了煤炭的使用量,這也讓去年的國際煤價下跌,而此趨勢將延續到今年。
去年前三季,中國大陸市場水泥營業毛利率都超過30%,加上水泥價格上漲,對母公司的貢獻大幅增加,也讓臺泥去年前三季的稅后凈利高達159億元新臺幣,創歷史新高。
臺泥指出,今年第一季,是春節假期,對煤炭的需求是緩步減少的;加上大陸各煤炭生產廠的庫存增加,預期,第一季的煤價還是下滑的。
亞泥認為,暖冬和春節因素,壓迫中國大陸今冬煤價下行,而中美貿戰所帶來的景氣低迷,煤炭使用量及需求下滑,今年冬季的煤價可說是「旺季不旺」,相對的,亞泥大陸市場今年第一季雖逢春節,預期營業毛利率在煤價下跌的支撐下,修正的幅度應不大,甚至可在「高檔整理」。
去年前三季中國大陸市場的營業毛利率接近30%,亞泥指出,考量全球景氣預期保守,國際主要煤炭生產廠的庫存量仍高,今年上半年煤價走跌的趨勢應仍存在,這不僅可讓大陸市場獲利維持去年高水準,也對國內的水泥廠毛利率有提升空間。
2018年國產建材實業大陸市場的獲利是前年的十倍;今年一開始,雖逢春節假期前的需求逐漸放緩、水泥價格有調整空間,不過,國產建材實業指出,以福建水泥廠當地整個市況及產業環境來看,雖有淡季水泥價格有下修空間的壓力,但在煤炭價格持續走跌下,預期整體的獲利還是會比去年同期好。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碳中和產學研促進委員會立場,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idctmc.com/34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