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碳中和愿景下中國經濟社會轉型模式 碳中和-碳達峰 ? 2022年1月10日 11:02 ? 碳達峰-碳中和 ? 閱讀 159 中國實現碳中和目標時間緊、任務重、挑戰大。按普遍接受的碳達峰的峰值計算,中國實現二氧化碳排放量從108億噸到凈零排放的時間只有30年;相較而言,美國從碳達峰時的61億噸到碳中和有43年時間,而歐盟從45億噸的峰值降到凈零排放則有超過60年的時間。目前,社會各界正緊鑼密鼓制定相應的行動方案。必須指出,明確中國實現碳中和的合理技術路徑,構建碳中和愿景下中國經濟社會轉型模式,天津信樹碳匯科技有限公司執行董事碳中和高級研究員常桂春認為實現碳中和應該從碳中和的幾個基礎路徑加強認知: 第一,實現碳中和是一個技術問題。無疑,推進碳中和進程必將帶來二氧化碳減排、吸收、捕集、封存和利用等技術的巨大突破。然而,實現碳中和不僅僅是技術問題,更是經濟學、管理學問題。中國人均碳排放量遠遠低于美國和歐洲國家的水平,而人均碳排放與人均GDP緊密相關。中國是在人均GDP只是歐美國家大約1/5的水平時開始推進碳中和目標的,這意味著需要在經濟持續增長與碳中和之間尋求一個有效平衡。此外,中國仍存在巨大的區域發展不平衡問題,制定最優碳中和技術路徑和行動方案需要考慮碳中和對就業、經濟增長、全要素生產率增速等的影響,分析不同區域和行業受影響的程度。碳中和愿景下,如何在有效配置稀缺的碳排放權時兼顧區域和產業發展不均衡,需要從經濟角度做出更深刻的分析和思考。 第二,碳中和主要涉及二氧化碳排放占比高的行業。電力特別是火力發電、鋼鐵、建材、交通運輸、化工、石化、有色以及造紙等行業占中國碳排放來源的88%以上。有觀點認為,把這八大行業的碳排放量減下來,基本就能解決“碳中和”問題。但是,任何一個行業在國民經濟體系中都并非“孤島”,各個行業通過投入—產出關系緊密聯系在一起,互為上下游,某一個行業的政策變化或技術變革會在生產網絡內層層傳遞、疊加,產生“乘數效應”。需要評估經濟生活中哪些行業對碳中和具有更加重要的節點意義,發生在這些碳節點行業的技術變革或針對這些行業的產業政策能夠產生事半功倍的效果。推進碳中和,技術本身的內生沖擊會改變生產網絡(生產函數),碳節點行業會不斷變化,而它們與傳統的重碳排放行業并非完全重疊。 第三,碳中和主要涉及生產型行業,與消費主導型行業關系不大。學術界有大量實證研究顯示,家庭消費的全球碳排放量占比在65%以上,其中,出行、住宅能源使用和食品構成了家庭消費碳排放的三大來源。以全球氣溫上升控制在前工業化時期水平(1.5°C以內)這個目標來計算,到2030年人均消費的碳排放量需要減少到大約2.0—2.5噸,到2050年減少到0.7噸。實現碳中和,消費方式的轉變對緩解氣候變化將起到重要作用。消費偏好和方式的變化會從需求端倒逼供給端的變革。 第四,碳中和是經濟社會發展一個新的約束條件。在保持經濟穩定持續增長的同時推進碳中和目標的實現,容易將碳中和理解為中國經濟社會發展一個新的約束條件。如果僅將碳中和視為約束條件,在實施路徑選擇時不可避免地會將經濟增長與碳中和目標對立起來。事實上,圍繞減排和增匯的技術變革、有針對性的產業政策等將直接改變生產函數和消費函數,改變經濟社會的運行方式和發展動能。 第五,通過全國性的碳排放交易體系能夠形成統一的碳價格。碳價格的發現對于推進碳中和意義重大。市場化的碳價格能夠引導稀缺的碳排放權有效配置,為財政轉移支付方案甚至碳稅率的制定提供定價的“錨”。現在一個廣為接受的觀點認為,建立一個全國性的碳排放交易中心,通過碳配額的市場交易能夠形成一個全國統一的碳價格。然而,全國統一的碳價格并沒有考慮區域發展的不平衡;此外,即使是目前全球最大的碳交易中心(歐盟碳排放交易體系)所形成的碳交易價格也存在價格波動大、流動性嚴重不足情況,難以起到引導碳排放權有效配置的作用。實現碳中和需要思考應通過什么樣的更有效的市場機制發現差異化的碳價格。 四、 碳中和愿景下中國經濟模式轉型實施路徑 碳中和目標的實現對中國意義深遠,澄清社會普遍存在的對碳中和認知的誤區,可以為碳中和愿景下構建中國經濟轉型模式的路徑選擇提供具體的政策思路。 第一,必須聚焦碳節點行業來推進碳中和目標。各個行業之間是通過各種各樣的市場交易互為上下游的,這就構成了一個千絲萬縷的網絡。通過對這個網絡進行分析,可以找到所謂的“節點行業”,這些行業本身在整個國民經濟體系里處于關鍵位置,跟眾多的其他行業發生關聯。把節點行業找出來,針對這些節點行業制定產業政策,推動技術變革,其影響會通過網絡傳遞出去,形成一個“乘數效應”。針對節點行業,要通過更恰當的產業政策和技術變革引導和推動行業實現減排。 第二,引導低碳生活,改變消費者效用函數非常重要。諾貝爾經濟學獲獎者理查德·塞勒(RichardThaler)在其行為經濟學暢銷書《助推》中描述了大量通過改變人們的行為模式實現政策目標的例子。通過助推,鼓勵人們追求低碳節能生活方式,從消費端倒逼生產端,是實現碳中和必不可少的環節。紐約大學教授亨特·阿爾科特(Hunt Allcott)曾做過一個對比試驗:每個月住戶會收到電力公司的賬單,假如在賬單里嵌入兩個額外的信息——小區平均每戶用電量是多少,最相似的鄰居用了多少度電,這兩個信息加入進去之后,引發用戶社會比較(Social Comparison)機制,人們會把自己的行為跟其他人的行為比較,從而有意識地降低對電的消費。結果發現提供鄰居用電信息之后,家庭用電量平均下降了2%,其效果相當于把電價提高10%—20%。我們需要根據中國的具體國情,估算出消費主導型碳節點行業,通過積極有效的行為干預,引導低碳生活方式,激發個人和家庭參與的積極性。 第三,通過市場交易形成差異化的碳價格,反映不同區域、不同行業碳減排在機會成本上的差異。需要建立更有效的碳價格市場發現機制,將碳交易體系、資本市場,以碳資產為底層資產的資產證券化引入碳價格發現機制中,更好地發揮市場的資源配置作用。 發布者:碳中和-碳達峰,轉轉請注明出處:http://www.idctmc.com/4302.html 贊 (1) 碳中和-碳達峰 0 0 微信掃一掃 生成海報 掃碼分享到微信 加強綠色國際合作 助力共同發展 « 上一篇 2022年1月10日 10:20 《伊春市人民政府關于實施“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的意見》 下一篇 » 2022年1月10日 11:06 相關推薦 碳達峰-碳中和 八個年度漢字回溯2018年的環保水處理行業! 2018年12月24日 0 0 223 0 碳達峰-碳中和 東南亞網約車大戰升級 Grab融資目標高達50億美元 2018年12月29日 0 0 175 0 碳達峰-碳中和 諾基亞的興衰史:從木材加工廠起家到被收購,現在靠5G打了翻身仗 2018年12月26日 0 0 168 0 碳達峰-碳中和 湖南衡陽發文 打響取消限價全國第一槍 2018年12月27日 0 0 100 0 碳達峰-碳中和 中外藥企共享藥審改革提速“紅利” 2018年12月21日 0 0 96 0 碳達峰-碳中和 期貨公司正轉型為衍生品綜合業務服務商 2018年12月27日 0 0 286 0 發表評論 取消回復請登錄后評論...登錄后才能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