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40年這幅壯麗畫卷中,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繪就了濃墨重彩的篇章。
稍早幾天前,中央統戰部、全國工商聯也聯合發布了“改革開放40年百名杰出民營企業家”名單,恒大集團許家印名列其中。這個榜單不僅是對民營企業家歷史貢獻的表彰,更是對依法經營、兢兢業業、飲水思源、回報社會的民營企業的弘揚推廣。
我們就此回顧恒大22年的發展歷程發現,許家印出現在名單中不令人意外。恒大1996年成立之時,只有七八個人擠在不到100平方米的民房里辦公,趕上改革開放的好政策,發展成為以民生地產為基礎,文化旅游、健康養生為兩翼,以高科技產業為龍頭的世界500強企業集團,總資產1.77萬億,年銷售規模5500億,累計為國家交稅1850多億、慈善公益捐贈超113億,每年為社會解決就業260多萬人。許家印曾在政協常委會談及民企責任:“我一直認為,企業一方面要做好自身的經營、管理和發展,多解決就業、多繳稅、多創造社會財富;另一方面要飲水思源、回報社會,積極承擔社會責任,投身慈善公益和脫貧攻堅。”可以看到,恒大在就業、稅收、創新、扶貧、慈善等方面始終踐行著民企責任。
今時今日,我們呼喚更多像許家印這樣正能量的企業家站出來,帶領更多像恒大這樣有社會責任感的企業發展壯大。
一、改革開放的好政策引導民企大發展
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破除了所有制問題上的傳統觀念束縛,為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打開了大門。1980年,溫州的章華妹領到了第一張個體工商戶營業執照。到1987年,全國城鎮個體工商等各行業從業人員已經達569萬人,一大批民營企業蓬勃興起。1992年鄧小平同志南方談話發表后,興起了新一輪創業興業、發展民營經濟的熱潮,很多知名大型民營企業都是這個時期起步的。特別是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堅持權利平等、機會平等、規則平等,廢除對非公有制經濟各種形式的不合理規定,消除各種隱性壁壘,制定非公有制企業進入特許經營領域具體辦法”,為民營經濟發展營造了更加公平、開放和寬松的環境,截至目前,我國民營企業的數量已經達到2700多萬家。
在我們國家,民營企業具有“五六七八九”特征,即貢獻了50%以上的稅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術創新、80%以上的城鎮勞動就業、90%以上的企業數量,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生力軍,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推動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礎,是擴大就業、改善民生的重要支撐,是企業家精神的重要發源地。
二、恒大民生地產的22年
恒大的發展史,濃縮了改革開放40年民營企業激蕩奮斗的歷程。
(一)城鎮化大潮造就恒大奇跡
有改革開放才有快速的城鎮化,有城鎮化才有恒大的大發展。1978-2017年,我國年均新增1644萬城鎮人口,城鎮化率年均提高1個百分點,形成了巨大的住房需求。GDP總量從3679億增長到83萬億,年復合增速達14.9%,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從343元增加到3.6萬元,年復合增速達12.7%,有力支撐了居民住房需求的釋放與升級。
恒大成立于1996年,處于98年房改前夕,正好迎來了國家從福利分房到商品房時代的產業政策導向。1996-2017年,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從7900萬平增長到16.9億平,年復合增速達15.7%。
恒大的民生地產定位,契合了老百姓的剛需。作為行業內唯一一家全部精裝修交房、實施“無理由退房”的大型房企,恒大堅持精裝修交房、讓利于民,打造高品質、高性價比的精品民生住宅,緊緊抓住了時代的需求,從而實現了高速增長。和上市前的2008年相比,2017年的恒大,總資產增長了62倍,凈資產增加了28倍,銷售額增加了84倍,核心利潤增加了270倍,。
恒大的企業文化,也是我國民營企業的精神寫照。1997年,恒大在西樵山召開了第一次20人的全體員工大會,確定了“質量樹品牌、誠信立偉業”的恒大宗旨,“艱苦創業、無私奉獻、努力拼搏、開拓進取”的恒大精神和“精心策劃、狠抓落實、辦事高效”的恒大作風,形成了恒大的企業文化。恒大在二十多年前確定的企業宗旨、精神和作風,至今一字未改,這與國家現在提倡的企業家精神不謀而合,與國家現在提倡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謀而合。
圖:恒大上市以來數據對比圖
數據來源:企業公告
(二)走進新時代,恒大堅定轉型高質量發展
在行業仍普遍強調“沖規?!钡谋尘跋?,長期敏銳的恒大前瞻性地提出要從“規模型”向“規模+效益型”發展模式轉變,重點關注增長質量。2018年則是恒大第八個“三年計劃”的開局之年,主題是“深化轉型、提質增效”。“深化轉型”,指的是堅定不移地實施發展模式和經營模式轉變,以及積極探索高科技產業;“提質增效”,指的是通過打造精品、增加產品附加價值、降低成本,實現企業效益提升,同時大力降負債、去杠桿。通過半年的努力,恒大的利潤大增、負債率大降,實現了高質量增長。
盈利能力出眾,“利潤王”地位鞏固。2018年上半年,恒大毛利率為36.2%,較去年同期提升0.4個百分點;凈利率大幅提升5.4個百分點至17.7%,核心業務利潤率提升3.8個百分點至18.3%,均創歷史最高水平。
圖:恒大利潤率再創新高,增長質量持續提升
數據來源:企業公告
負債一降再降,去杠桿取得顯著成效。自去年以來,恒大堅定不移的去杠桿,提前償還1129億永續債,2018年上半年,凈負債率127.3%,較2017年末大降56.4個百分點;資產負債率在行業普遍上漲的情況下逆勢下降,較去年同期降低7個百分點至81.7%;剔除預收賬款后的資產負債率降至71.7%,較去年同期下降3.8個百分點。
圖:恒大凈負債率再創新低,去杠桿取得歷史性成就
數據來源:企業公告
三、探索多元化戰略轉型路徑,支持實體經濟發展
世界著名的企業集團都是在主業發展到一定成熟階段的時候,開始多元化探索,恒大的產業布局也遵循著這一發展規律。9年前,恒大開始探索多元化業務,多領域調研、探索和實踐,至今已在文化旅游、健康養生和高科技三個千億乃至萬億級規模的朝陽產業實現布局,支持實體經濟發展。
發展旅游與弘揚中國文化相結合,從少年兒童做起。在文化旅游領域,恒大創新性提出打造專門面向少年兒童的全室內、全天候、全季節頂級童話神話主題公園——“恒大童世界”。更值得一提的是,童世界在規劃設計時以講好中國故事為核心,融合中國文化精髓和世界文明,采用世界最成熟、最受歡迎、科技含量最高的頂級游樂設施設備及技術,致力于打造全球規模最大、檔次最高、世界第一的頂級童話神話主題樂園,形成旅游+教育的恒大童世界模式。據了解,童世界將在全國布局15個,已布局10個,未來2-5年陸續竣工開業并將走向世界,將成為恒大堅定文化自信、弘揚中華優秀文化的民族品牌。
全方位全齡化健康養生服務,踐行“健康中國”戰略。在健康養生領域,恒大瞄準了中國老齡化問題,創新“租購旅”會員機制,整合國內優質醫院、養老院、康養社區等資源,致力于打造國內規模最大、檔次最高、世界一流的養生養老勝地,填補市場空白。據了解,恒大目前已在全國9個宜居勝地實現布局,未來五年計劃全國落地超過100個養生谷產品,服務更多老年人。此外,為了彌補國內外醫療資源的不均衡,恒大攜手腫瘤領域的世界頂級醫院-美國布萊根和婦女醫院,在博鰲樂城醫療旅游先行區投資建設博鰲恒大國際醫院,打造一體化醫療研究平臺,提供國際頂級腫瘤??漆t療服務。今年2月,博鰲恒大國際醫院也已正式開業運營。
加快布局高科技產業,以科技引領為龍頭。4月,恒大與中科院簽署全面合作協議,將在未來十年投入1000億,在智能汽車、生命科學、人工智能、先進制造、新材料、新能源、信息技術、現代科技農業等八大重點領域積極探索,共同創建引領前沿科技的科學技術研究基地、科研孵化基地、科研成果產業化基地。雙方合作落地速度喜人,8月16日,首批6個合作項目已經實現簽約,涉及“超級計算機”、人工智能、石墨烯、無人機、手術機器人以及“大健康海云工程”,均代表當今世界最前沿的科技發展趨勢。
四、從公益慈善看恒大的社會責任感
許家印曾在多個場合表示,“恒大的一切,都是黨給的,國家給的,社會給的,我們應該去承擔社會責任,我們應該回報社會,我們必須回報社會”。行勝于言。
恒大成立22年以來,已經累計為民生、扶貧、教育、環保、體育等慈善公益事業捐贈100余次,總金額超113億元。7月31日,《福布斯》發布2018中國慈善榜,許家印以42.1億元的現金捐贈金額位居榜首,9月13日,許家印連續第八屆榮獲慈善領域的國家最高獎“中華慈善獎”。
恒大踐行社會責任最典型的案例,就是助力國家“到2020年所有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一道邁入全面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積極投身脫貧攻堅戰。烏蒙山區是我國最大的、最窮的、貧困人口最多的集中連片特困山區,畢節市是烏蒙山區的貧中之貧、困中之困。2015年12月起,恒大在全國政協的鼓勵支持下,結對幫扶畢節市,共計無償投入110億元,派出2108人的扶貧團隊,抓住產業扶貧、搬遷扶貧和就業扶貧這個脫貧“牛鼻子”,目前已捐贈到位60億元,已幫扶畢節市30.67萬人實現初步脫貧,其中已助力黔西縣在今年9月成功脫貧摘帽,到2020年還要幫扶畢節全市10縣區72.46萬人穩定脫貧。
五、黨的政策好,新恒大值得期待
毫無疑問,在黨和國家的關心支持和幫助下,2018年將成為民營經濟一個新的發展起點。在民營企業鼓足信心、揚帆再啟航的大勢中,新恒大又將為國家和社會交出怎樣的答卷?通過恒大2018年初發布的“新藍圖”,我們或可看出端倪:到2020年底,恒大將實現總資產超3萬億,年銷售8000億,年利稅1500億,負債率下降到同行中低水平,成為世界百強企業。距離恒大的下一個目的地還有兩年,讓我們拭目以待。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碳中和產學研促進委員會立場,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idctmc.com/10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