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過家居賣場的朋友都會發現,這兩年,各大賣場的定制門店越來越多,據居然之家商都店業務經理唐綠化介紹,商都店的一層和四層各類定制店面數量達100多家,紅星美凱龍、鳳凰城以及其他鄭州本土家居賣場的一層或負一層,均遍布各種營業中或是裝修中的定制店面,從店面數量和面積上看,定制在鄭州似乎已經遍地開花。
定制是個門檻很低的風口
據唐綠化介紹,鄭州的定制市場大約在兩年前突然火爆起來,從2016年到2018年居然之家定制店面數量翻倍增長。定制為何會火爆?大約與“限量版”為什么會受追捧的原因一樣,物以稀為貴,在消費不斷升級的情況下,流水線的批量生產難以與個性化的私人定制相抗衡是必然的,各大賣場爭相引進定制品牌主要因為定制是個資本和消費者都看好的風口。
風口之上,定制家居企業的真實生存情況如何?歐派櫥柜鄭州總經理井碩表示,定制是個門檻很低的行業,隨便一個加工廠租一個小廠房,配幾個切割鋸、封邊機,購買一些成型的板材就可以自稱定制了。如此被看好的市場,如此低的門檻,自然會有不少人加入定制這個風口。
但是,據了解,目前鄭州定制門店的競爭已經非常激烈,由于定制品牌廠家大都有擴大市場份額和占領某個市場的戰略目的和需求,對于代理商的利潤率都會進行一定程度的壓縮,目前,定制品牌的利潤率大都控制在40%左右,很多小的定制品牌或運營能力不足的定制門店因為虧損嚴重、訂貨周期長、遺留單多等原因造成無法盈利,最終關門大吉。
“今年會更新一批,明年可能會倒下一大批,做得不好的會倒下,但由于定制還是個空間很大的風口,所以還會有新的加入進來。”井碩認為。
幾成消費者愿意為定制買單?
盡管2010年到2015年間不少定制品牌上市,但鄭州市場上的定制需求直到2015年前后才逐漸被重視,不少商家表示,定制市場需求在門店表現最為直觀,進店消費者會問某個東西可不可以定做,或者家里有什么問題需要獨特的解決方案。
“鄭州定制市場的需求還處于待開發的階段,目前有20%以上的進店客戶會要求做定制,但是從15年我們開始做定制業務以來,消費者對于定制的需求是逐年增長的。”樂華美居建材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國朝告訴記者,目前樂華美居旗下代理箭牌衛浴和志邦櫥柜兩大品牌,均涉及定制業務。
據王國朝介紹,定制業務的主要消費群體分為兩類:一類是小戶型,他們對空間利用率要求高,會有收納功能的定制需求。另一類是別墅大宅,這類消費者對空間的設計感和檔次要求高,會有品位和個性化的需求。
“現在裝修大部分都需要定制了,因為成品的尺寸很難與家里的空間相匹配,裝修公司的板材和報價不透明,所以找可靠的品牌做定制會比較放心。”市民孫先生表示。孫先生家2015年前后裝修,裝修公司做完基礎裝修后,衣柜、櫥柜、衛浴等材料全部找品牌做定制,孫先生表示定制確實能夠給消費者提供很好的解決方案,但他個人更傾向于部分定制,對于全屋定制持保守態度。
單品類到全品類,真的能一站式購全嗎?
當前,不少定制品牌出于自身戰略目的,在不斷進行品類擴張,如歐派除了自身的櫥柜衣柜業務,現在也開發了木門、衛浴等產品定制業務,顧家家居等家具品牌也在打造“大家居”的概念,不斷收購其他品類品牌,延伸業務范圍。
事實上,對于很多品牌的終端銷售而言,最大的成本就是客戶引流,品牌進行品類擴張可以降低獲客成本,而一站式購全也更符合消費者圖省事兒的心理。
“雖然很多企業都在致力于給顧客打造一站式的消費體驗,但是,從消費者實際消費情況來看,距離真正的一站式購全還很遠,比如,歐派開發了木門和衛浴業務,但是進店購買歐派衣柜、櫥柜的客戶,僅有35%會同時選擇歐派的木門和衛浴產品。”井碩告訴記者。王國朝也表示,受專業度限制,做櫥柜的很難做好衛浴,比如用材方面,專業做衛浴的能夠考慮到材質的受潮性等很多細節方面,跨界的很可能考慮不到。因此,從品質角度考慮,大而全顯然沒有小而專更受消費者青睞。
一線知名定制品牌由于品牌優勢,在延伸品類、跨界經營時更容易獲得消費者認可,而一些小品牌或者本土原生品牌盡管不斷引入新的品類,但越來越注重品質的消費者并不買賬,而更傾向于選擇專業度高的品牌進行單項購買,因此,距離真正的一站式購全的消費體驗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對于定制,消費者真的滿意嗎?
據了解,鄭州市場選擇定制的消費者越來越多,但是對于定制服務的滿意度卻并不高,一方面由于定制企業的實力參差不齊,提供的產品和服務也各有不同,另一方面定制本身主觀性較強,顧客很難達到完全的滿意。
“只要是定制就難免會出錯,因為定制是個純人工、純手工的東西,量尺寸、畫生產單等全是人工在做,很難不出錯。”井碩表示,除此之外,由于定制產品存在運損嚴重、生產周期長等問題,目前,對于定制,消費者的總體滿意度并不高,僅有一些成熟的、運營比較久的品牌,客戶滿意度相對會較高。
王國朝也表示,目前消費者對于定制售后的不滿度較高,定制行業對于設計要求較高,但業內很多設計師水平卻良莠不齊,有些設計圖紙看起來很漂亮,實際效果卻不盡如人意。除此之外,不少定制公司的收費標準和計價方式可能藏有貓膩,板材的報價和用量等并不透明。
有消費者反映,有些全屋定制就是把業務分包給各類供應商,這種分包模式下,各種產品的供應商都需要自己一一溝通、疲于應付不說,還會導致工期延長,并不是預想中的一站式全包。王國朝認為,如果僅僅是業務分包,那就是“偽全屋定制”。真正的全屋定制應該能在產品、設計、安裝、售后等各個環節提供全方位的一站式服務,專業化、效率高、客戶省心應該是最終的判斷標準。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碳中和產學研促進委員會立場,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idctmc.com/11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