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美國不僅科技發達,更是農產品出口大國。每年從美國出口到中國的農產品也是數不勝數,其中大豆是美國對中國出口的最大一項農產品,占美國農產品總出口量的60%。單單去年我國就從美國進口了3290萬噸大豆,總價達到了123億美元。但自從今年我國對美國大豆增加了關稅之后,可以說美國大豆基本上就告別了中國市場。
中國市場放棄美國大豆后,同為大豆出口國的巴西看準了時機,表示愿意“拋棄”其他國家,將大豆完全供應給中國。
受中國市場需求的影響,巴西農民開始大力增加大豆種植面積,據巴西相關人員透露,巴西大豆種植面積會在2018/2019年度達到3600萬公頃,當前巴西有很多的土地可用。
另一方面,美國大豆雖然出口受到了限制,但是今年美豆產量不僅沒有減少,反而得到了大豐收。這些美豆究竟都到哪里去了呢?其中的一部分的人是被沒有辦法的美農場主囤積在倉庫里,而另一部分美國卻是以低價出售到巴西,阿根廷以及越南等國家,再由這些國家加價賣到中國。
今年以來,除了美國大豆豐收,巴西加大大豆種植面積外,阿根廷俄羅斯等國家也紛紛看中了中國的大豆市場,都在不遺余力地增產大豆。然而今年的大豆需求基本不變,大豆產量卻急劇增加,這就導致了市場大豆供大于求的現狀。
在剛剛結束的第十三屆國際油脂油料大會上,便有專業人士透露,如今國家市場大豆供過于求,這意味著大豆價格即將下降。
大豆價格下降,對中國來說當然是一個好消息。不過對于美國農民來說可能就無異于雪上加霜了,據了解,如今每蒲式耳美國大豆價僅為8.87美元,比8個月之前低了約2美元。很多美國農民已經是在虧本銷售大豆了,如今一旦國際大豆價格下跌,意味著美豆再遭致命一擊,美國農民的日子將難上加難!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碳中和產學研促進委員會立場,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idctmc.com/12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