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在由上海證券報社主辦的“改革新紀元·踐行新發展”2018中國財富管理峰會暨第九屆“金理財”獎頒獎典禮上,中國太平洋壽險董事長徐敬惠作題為《立足客戶全周期發揮壽險長期保障優勢》的主題演講。
徐敬惠表示,國內老齡化進程加劇,長期養老、健康服務市場需求巨大。國內人口老齡化進程加快,2017年老年撫養比15.9%,較2011年提升3.6%,人社部專家預測到本世紀中葉老齡人口將達4.87億的峰值,占比約35%;2017年我國商業健康險賠付在個人衛生總支出中的占比為8.7%,遠低于發達國家10%以上的平均水平。
銀保監會副主席黃洪在壽險十月前海峰會上指出,在我國人口老齡化不斷深化的大背景下,保障人民群眾老有所養、老有所醫、老有所靠是一個戰略性的問題,保險業應該旗幟鮮明地促進具有長期儲蓄性質的養老健康保險業務的發展。
“但是,行業目前養老等長期產品供給仍然不足。”徐敬惠表示。
數據顯示,中保信登記的保單大約是14億張,大概每一個中國人有一張保單,但其中真正購買了長期壽險保單的卻只有4000多萬張,大部分人群的長期保障需求并沒有得到有效滿足。
以養老保險為例,真正符合養老需求,退休后長期領取生存金的產品占比依然較低。2016年商業養老保險55歲以后可領取生存金的產品占比25%,60歲以后可領取生存金的產品保費占比僅4%。
徐敬惠建議,未來,行業要充分發揮首先長期保障優勢,加快轉型升級步伐。行業需求加快轉型升級,發揮壽險在長期風險保障和財務管理方面的優勢,圍繞客戶需求優化產品和服務供給,全面滿足客戶在不同生命階段的多元化需求。
一是提供覆蓋客戶全生命周期的產品服務。精準刻畫客戶臉譜,針對不同客戶群差異化的價值主張,匹配個性化產品與服務;加快長期保障與財務規劃產品的創新研發,促進保額更高、保齡更寬、保障更長、保費更省。
二是提升多樣化的健康養老解決方案。拓展延伸健康養老產業鏈,探索康養結合、醫養結合等一站式綜合解決方案;推動長期護理、稅優健康、稅延養老等業務發展,助力多層次的醫保保障體系和養老保障體系建設。
三是借助新技術醫生客戶旅程體驗。強化數據驅動,推動精準定價,賦能精準銷售;優化服務模式,加強智能理賠、智能核保等推廣,完善客戶旅程;探索人工智能應用,打造機器人平臺,提升服務效能。
徐敬惠表示,未來,居民財富管理需求將不斷釋放,市場發展前景廣闊。站在深化改革發展的新紀元,壽險行業要把握時代脈搏,聚焦健康養老領域,加快轉型升級,充分發揮行業長期保障優勢,與其他金融行業一道,通過優化產品和服務供給,加強優勢互補,來更好的滿足居民群眾全生命周期的風險保障和財務規劃需求。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碳中和產學研促進委員會立場,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idctmc.com/16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