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氣象臺11月14日06時繼續發布大霧黃色預警,預計11月14日早晨至14日上午,北京、天津、河北中南部和東北部、河南西北部、陜西關中、江蘇北部、湖南北部、貴州西南部等地有大霧,部分地區有濃霧和強濃霧,其中,北京、河北中南部和東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區有能見度不足50米的特強濃霧。
11月13日夜,生態環境部部長李干杰前往河北省保定市,采取不打招呼、直奔現場的方式,實地檢查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工作開展情況。
根據中央氣象臺發布的消息,14日至17日,較強冷空氣自西向東影響我國大部地區,其中14日至15日影響華北、東北和黃淮地區。受其影響,新疆西南部和東部、甘肅、內蒙古中東部、華北北部、東北地區等地有小到中雪或雨夾雪。內蒙古大部、甘肅、陜西北部、華北北部等地有4~6級偏北風,氣溫下降6~8℃,局地降溫幅度可達10℃以上。14日白天至15日夜間,臺灣海峽、巴士海峽、南海東北部海域將有6~7級風,陣風8級。15日白天至16日夜間,渤海、渤海海峽、黃海大部、東海北部將有6~7級風,陣風8級。
預計,11月14日08時至16日08時,西北地區東部、內蒙古大部、東北大部、華北北部和西部等地有6~8℃降溫,其中,內蒙古中東部和東北部、東北北部和東南部等地局地可達10~12℃以上,上述地區伴有4~6級偏北風,陣風可達7~8級。中央氣象臺11月14日06時繼續發布大風降溫預報。
與此同時,14日晨,北京、天津、河北中南部、山東西北部、河南北部等地出現大霧天氣,北京東南部、河北中南部部分地區出現強濃霧或特強濃霧。
14日至15日早晨,華北中南部、汾渭平原、黃淮北部等地大氣擴散條件較差,并伴有輕至中度霾,局地重度霾。其中,京津冀中南部有中至重度霾。15日上午,受冷空氣影響,上述地區霾天氣自北向南逐漸減弱消散。
此外,14日早晨至上午,北京、天津、河北中南部和東北部、河南西北部、陜西關中、江蘇北部、湖南北部、貴州西南部等地有大霧,部分地區有濃霧和強濃霧,其中北京、河北中南部和東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區有能見度不足50米的特強濃霧。
15日,受冷空氣影響,上述地區霧霾天氣自北向南逐漸減弱消散。
李干杰強調,目前已進入初冬時節,天氣漸冷,北方地區陸續啟動冬季采暖,部分農村地區也開始自采暖,區域污染物排放量有所增大。重污染天氣期間,各地要持續發力,保持全天候、全方位的高壓管控態勢。監管執法人員要全員上崗、全時檢查,消除監管盲區;要提升監管能力,加快構建遙感監測網絡和環境監測監控平臺;要嚴格實施處罰,對違法企業形成持續高壓震懾。
此前,生態環境部已向北京市、天津市、河北、山西、山東、河南、陜西省人民政府發函,通報空氣質量預測預報信息。建議各地根據當地空氣質量預測預報情況,及時根據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啟動相應級別預警。同時,生態環境部派駐京津冀大氣污染傳輸通道城市開展工作的各現場工作組將重點指導督促各地落實相關減排措施,對發現落實不到位的問題,及時要求各地整改,并向社會公布。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碳中和產學研促進委員會立場,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idctmc.com/11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