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1日,來自湖北水泥行業的200多名會員代表相聚在武漢光谷,湖北省水泥工業協會六屆五次會員大會暨全省水泥企業年會在這里隆重召開。
中國水泥協會常務副會長孔祥忠出席了會議。孔祥忠對湖北省水泥行業一年來所取得的不俗業績給予了充分肯定。同時,他表示,水泥行業錯峰生產、去產能、調結構是全國“一盤棋”。今年前三季度全國水泥制造行業實現利潤總額1094億元,比上年同期實際增長88.8%(全口徑),已超2017年全年(877億),預計全年行業利潤將超過1400億。究其原因,國家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環保督察力度的不斷加大,包括“環保限產”、“打贏藍天保衛戰”、“錯峰生產”在內的多項影響水泥產能發揮的限產措施持續進行,市場供需關系繼續得到改善,行業維持低庫存運行,加上煤炭、物流成本在國家宏觀政策影響下持續上升等多重因素疊加,全國水泥價格才得以恢復性上漲,行業利潤因此水漲船高,出現較快增長。
但是,全國水泥行業的產能嚴重過剩現狀沒有根本改變,產業集中度和市場優化布局沒有根本改變,未來行業結構調整的變化和企業創新能力的提升比經濟效益指標更重要。消減嚴重過剩產能、提高產業集中度、優化市場布局、提高企業創新發展能力、強化行業自律誠信這五項行業結構調整的主要指標,將決定水泥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本次會議全面總結了一年來湖北水泥工業的運行情況,并結合國際國內宏觀形勢,探討和分析了水泥行業的發展走勢以及下一階段全省水泥行業發展的方向和路徑。郭成洲在主題報告中指出,今年以來,湖北省水泥工業運行形勢持續向好,不僅工業產值和利潤創造了同期歷史較好成績,而且行業整體發展質量穩中有升,連續第三年保持良好發展勢頭。這些成績的取得,是行業全體同仁顧大局、協同奮進、堅決貫徹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落實行業自律的結果,也是大家齊心協力應對環保壓力、生產經營成本上升、市場需求下行等挑戰的結果。
據介紹,2018年湖北省繼續穩步推進水泥錯峰生產,前11個月全省53條窯線累計停窯3094天,減少熟料產量1098萬噸,累計減少燃煤消耗150萬噸,既有效控制了產量,化解了產能過剩,優化了市場供給,也為該省打贏生態攻堅戰做出了突出貢獻。1-10月,全省17個重點城市可吸入顆粒物(PM10)累計平均濃度為68μg/m3,同比下降4.2%,平均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超過80%。與此同時,全省水泥企業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積極參與地方脫貧攻堅,樹立了良好的社會責任擔當形象。
郭成洲強調,全省水泥企業在取得成績的同時,不要沾沾自喜、止步眼前,而應該更加清醒地研判和把握行業未來的發展形勢。他分析,水泥行業正面臨五個方面的挑戰。一是隨著國家投資結構不斷優化,基礎設施投資增速下降,對水泥等建筑基礎材料剛性需求減少,加上受國家清理不合理不規范地方政府基建項目、PPP項目監管趨嚴、地方政府債務風險上升、棚改貨幣化安置政策收緊、房地產市場管控更加嚴厲等因素影響,市場需求下行壓力增大。二是產能過剩依然嚴重。雖然通過實施錯峰生產減少了熟料和水泥產量,但是依靠減產量不減產能的方式來緩解產能過剩的辦法,治標不治本,未能從根本上改善產能嚴重過剩的現狀。三是產能結構和產品結構矛盾仍然突出。雖然湖北4000t/d及以上規模水泥熟料生產線占比達到55.93%,高于全國45%的平均水平,但仍有大量產能規模較小、設備陳舊、節能降耗效果較差的水泥熟料生產線存在。此外,32.5級水泥銷售占比仍然在 50%左右,產品結構矛盾依然突出,極大地影響了行業高質量發展。四是隨著環保被置于空前未有的政治高度,水泥行業面臨的環保形勢更加嚴峻。五是在環保和治超的高壓態勢下,水泥行業的成本管控更加艱巨。面對挑戰,全省水泥企業經營管理者要保持頭腦清醒,增強憂患意識,以更大的決心、更堅強的意志、更果敢的行動,攻堅克難,全力推進行業高質量發展。
郭成洲認為,從國內宏觀形勢來看,基建投資仍將在促進經濟增長中發揮重要作用,而湖北省發布的《綜合交通鐵路民航城市軌道油氣管道部分三年攻堅工作方案》也印證了這一觀點。三年內,湖北將在全省鐵路、軌道交通、油氣管道、機場建設領域實施 74個項目,總投資 8100億元。同時,根據湖北省高速公路“三年攻堅戰”行動方案,該省將在三年內建成 1250-1750公里高速公路。武漢市也將在三年內投資 2000余億元建設鐵水公空 70個大交通項目。這些大型基建項目的深入實施和陸續開工,以及省內各地市市政工程、房建工程等項目保障,無疑為當地水泥行業持續穩健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機遇。
從國際市場來看,隨著中美貿易戰持續發酵,中國更加注重發展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經貿合作。“一帶一路”沿線多屬發展中國家,近年來基建投資不斷提速,對水泥等建筑原材料的需求量日益增長,為我國水泥企業“走出去”提供了難得機遇。目前,湖北的華新水泥分別在塔吉克斯坦和柬埔寨有三條水泥熟料生產線投產運營,葛洲壩水泥哈薩克斯坦項目也已順利點火投產。建議省內有實力的水泥企業乘勢而上,抓住機遇,拓展海外市場。
郭成洲提出,明年及今后一個階段要重點做好四項工作。一是堅定不移地執行錯峰生產,嚴控新增產能,持續推進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高行業發展質量;二是堅持強自律、調結構、促轉型,大力發展環保產業,進一步延伸產業鏈,加快綠色轉型步伐,推動行業穩增長;三是堅持創新驅動和安全管理,促進行業行穩致遠;四是堅持服務為先,以黨建工作為引領,充分發揮行業協會的“橋梁”“紐帶”作用,加強與政府部門的溝通和協調,為全省水泥行業高質量可持續發展創造更好的環境。
鑒于水泥錯峰生產和產能置換中存在的問題,李葉青建議,要加強錯峰生產政策執行過程的監管,對不執行行規行約、不守信不開展錯峰生產的企業,必要時進行約談,不及時改正的要通過媒體公開曝光,并制定相應的懲罰措施;對水泥窯協同處置企業進行認定并制定差異化的錯峰生產方案,盡量堵塞“政策漏洞”。嚴格執行國家關于嚴禁新增產能的政策要求,禁止激活無效產能(僵尸產能)參與產能置換,建立過剩產能退出機制,建立“去產能”基金,支持和鼓勵企業主動退出;同時,運用政策杠桿著力推動兼并重組,不斷提高產業集中度和優化產能結構。
陳志杰、劉愛華分別代表湖北省經濟和信息化廳、湖北省生態環境廳對湖北省水泥行業發展提出了希望和要求。要求全省水泥行業堅決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堅定不移地走綠色可持續發展道路,打贏“藍天保衛戰”和“去產能調結構穩增長”的攻堅戰。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碳中和產學研促進委員會立場,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idctmc.com/24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