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經濟學家宋清輝認為,共享出行行業如果想要良性發展,相關的規劃和管理不能缺位。對監管部門而言,現行有關共享行業的法律法規以及相關配套細則還不夠完善。對商家、用戶而言,則需要遵守一系列監管部門的指引,不能越位。
ofo押金事件引反思共享經濟監管將日趨多元化
在2018年最后一周,昔日憑借“小黃車”風光無限的ofo走向崩潰,一切關于它的風光往事都戛然而止。等待ofo的,是千萬名消費者的聲討。
排隊退押金達1200萬人
每天還有上千萬人次使用貢共享單車
長沙的黃女士是共享單車的忠實用戶,從酷騎到小黃車、摩拜、哈羅單車都騎過。“小黃車的騎行感覺很輕便,但用久了就發現損壞的單車太多了,有一次找了5次都是壞車,最后還是騎走了一輛摩拜。”此外,她認為ofo不人性化的一點是掃碼開鎖后發現車是壞的,但錢扣了卻不退款。“之前還找不到退押金的入口,感覺很隱蔽,還是同事幫我找到的,有好幾個選項界面。我現在賬號里還有134元,但我還是決定把押金退了。”
12月21日下午,她打開退款頁面顯示前面有12488798人在排隊,12月24日下午4點20分,她再次查看退款隊伍,減少到12428364位。3天時間減少了6萬人,每天減少2萬人。按照這個速度,要近2年才能退到款。
連日來,共享單車ofo退還押金難的問題持續發酵。交通運輸部新聞發言人吳春耕對此表示,對于ofo小黃車退押難的情況,交通運輸部已會同交通運輸新業態協同監管部際聯席會議相關成員單位進行了分析研判和磋商,將督促ofo小黃車公司加快線上退押速度,保持押金存退渠道通暢。
“始終與相關企業保持溝通聯系。一方面,支持ofo小黃車公司多方開源節流,增強企業可持續發展的能力;另一方面,也在督促其暢通退押金渠道,優化退押金流程,加快線上退押金進度,切實保障用戶合法權益。”吳春耕說。
吳春耕還表示,交通運輸部始終積極鼓勵支持“共享單車”這種交通運輸新業態的規范發展。根據監測,目前共享單車行業總體運行平穩,需求保持旺盛的態勢,根據初步統計,目前全國每天共享單車的使用量仍然在1000萬人次以上。
挪用押金幾乎為業內公開秘密
共享行業相關法律法規仍不完善
“共享出行行業出現融資不暢,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下,不少共享出行企業把手伸向了用戶押金。”
交通運輸部等十部門2017年8月出臺意見,明確指出需要對共享單車用戶的押金、預付金建立專用賬戶。
此前,有媒體報道稱ofo和摩拜挪用用戶押金。ofo對外回應稱,挪用押金為不實消息,且不符合共享單車行業基本商業邏輯,摩拜也否認挪用押金說法。不過,據報道,一位共享出行行業創始人稱,挪用押金幾乎是業內公開的秘密。今年3月破產的小鳴單車也公開承認,將用戶押金挪作了生產經營。
“騎行費用連最基本的運營支出都不能打平,一旦投資人不愿意再掏錢,缺乏造血能力的共享單車企業要活下去,只有這一條路(挪用用戶押金)。”上述共享出行行業創始人稱。
著名經濟學家宋清輝認為,共享出行是一個典型的資本密集型行業,必須依靠資本而活。能夠活下去就等于成功了一半,剩下的一半就是活得比其他的共享單車企業要長。“而到了2017年下半年,共享出行行業出現融資不暢,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下,不少共享出行企業把手伸向了用戶押金。但這些錢企業不應該拿,因為是沒有所有權的。”宋清輝認為。
即使在外界看起來,ofo已經“開到懸崖邊”,但企業仍表示要“活下去”。
12月19日傍晚,ofo創始人戴威發布一篇內部信,稱由于從去年底到今年初沒能夠對外部環境的變化做出正確判斷,公司今年一整年都背負著巨大的現金流壓力。“我告訴自己,也告訴每一位ofo人,活著才有希望,再大的壓力我們也要扛著,再大的困難我們也要想辦法克服。”
宋清輝認為,共享出行行業如果想要良性發展,相關的規劃和管理不能缺位。對監管部門而言,現行有關共享行業的法律法規以及相關配套細則還不夠完善。對商家、用戶而言,則需要遵守一系列監管部門的指引,不能越位。原標題:ofo押金事件引反思共享經濟監管將日趨多元化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碳中和產學研促進委員會立場,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idctmc.com/26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