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信貸投放力度,解決中小微企業融資難的問題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近日在參加以“金融開放金融改革金融創新”為主題的第十四屆北京國際金融博覽會時表示,今年以來銀行表外的非信貸融資出現了收縮,給實體經濟帶來一定影響,當前改善融資環境尤為重要,他建議加大信貸投放力度,解決中小微企業融資難的問題。
連平表示,2017年到2018年初去杠桿取得了較為明顯的成效。總體杠桿水平穩下來了,主要是企業部門杠桿率有所下降。同時在強監管的推進下,金融運行的規范程度比過去明顯上升,系統性金融風險得到明顯控制。也要看到,整個融資的狀況不容樂觀,尤其是銀行的表外融資出現了快速收縮。“今年前三季度,信托貸款、委托貸款和未貼現的銀行呈兌匯票這三個主要表外融資,和去年同期相比凈減少大約5萬億元。收縮速度較快,對實體經濟必然會帶來影響。”
連平稱,今年M1增速持續下降,屬于歷史上長期以來增速非常低的時期。非信貸融資出現明顯收縮,而收縮以后影響的主要是平時對非信貸需求比較大、依賴程度高的民營企業。“因為非信貸融資中相當大的部分是在民營企業和小微企業,所以目前這種狀況下也出現了民營企業和小微企業融資困難的局面。”
連平建議,一方面應加大信貸投放的力度,通過各方面支持,比如進一步下調存款準備金率,改善銀行資金狀況;再比如補充資本金等方面。央行通過對整個銀行體系的支持,推動銀行進一步加快信貸增長,使得目前的融資能夠更好地滿足實體經濟的需求。他建議,信貸的增速可以適當加快,可以在14%到15%的區間。
在金博會期間,中國人民銀行營業管理部聯合北京銀保監局籌備組、北京證監局等部門共同組織發布了《關于進一步深化北京民營和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的實施意見》(簡稱《實施意見》)。《實施意見》從貨幣政策、政策協同、激勵機制、考核評估和營商環境等五個方面提出20條支持措施,引導金融機構將更多資金用于支持民營和小微企業發展。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碳中和產學研促進委員會立場,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idctmc.com/1044.html